草堂诗 其六
翠木摇艳溪之湾,游子失气生愁酸。
夸力搏虎筋骨绝,双流迸巘道路难。
布衾多年窘夜雨,土锉无火啼夜餐。
一生忠义老寂寞,旋烧竹叶供春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翠绿的树木在溪湾中摇曳着繁盛的花朵,远方的游子在这美景中却显得孤独而惆怅。他们曾在英勇地与猛虎搏斗时展现出惊人的力量,如今却在险峻的山路上徘徊挣扎。夜晚降临,他们的被褥在寒风细雨中显得单薄不堪,炉灶里没有火焰,无法准备晚餐。一生忠诚义气的人在这个年纪已经老去,只能依靠焚烧竹叶来度过寒冷的季节。
去完善
释义
翠木:绿色的树木,这里指生长在山溪边的树木。
溪之湾:山溪的弯曲处。
游子:离家在外的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失气:失去勇气。
生愁酸:产生忧愁和辛酸之情。
搏虎:与老虎搏斗,形容勇敢。
筋骨绝:形容体力耗尽。
双流:两条溪流。
迸巘:从山涧中涌出。
道路难:行走艰难。
布衾:粗布做的被子。
窘迫:困顿,艰难。
夜雨:晚上的雨水。
土锉:一种烧火做饭的工具。
无火:没有火来煮饭。
啼夜餐:在夜里哭泣,因为没有饭吃。
一生:一辈子。
忠义:忠诚正直的品质。
旋:立即,马上。
竹叶:竹叶青,一种绿茶。
供春寒:用来抵挡春天的寒冷。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人生艰辛的古诗。诗人以翠木、溪流为背景,展现了游子在旅途中遭遇困境,失去勇气和信心的情况。“夸力搏虎筋骨绝”形象地描述了游子艰难的拼搏过程,而在“双流迸巘道路难”中,更体现了人生的曲折与坎坷。
紧接着,诗人通过“布衾多年窘夜雨,土锉无火啼夜餐”进一步表现游子的艰苦生活。而在这样的境况下,“一生忠义老寂寞,旋烧竹叶供春寒”则传递出主人公坚守信念,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全诗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生活的困顿与人性的坚韧,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人生的酸甜苦辣。无论是描摹风景还是表达情感,都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感染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草堂诗 其六》是宋代诗人喻汝砺的作品,创作于南宋时期。在那个时候,中国正处于南宋和金朝对峙的历史阶段,战争频繁,人民生活困苦。
诗人喻汝砺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过着清苦的生活,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理想。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美好,来反衬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丑恶。
这首《草堂诗 其六》正是表现了这种强烈的现实关怀。诗中通过对草堂周围自然风光的描绘,以及对生活的感悟,传达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