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望鹤亭
江山有英气,草木多秀拔。
仙圣之所庐,著眼尽现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壮丽的江山上,洋溢着一股非凡的英气;而在繁茂的草木中,亦能见到许多秀美挺拔的植物。这里曾是大仙与大圣们的住所,放眼望去,无处不展示出雄伟的气概。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云台:这里指的是古时的云台山,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北部,是一处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
2. 望鹤亭:亭子名,在这里可能指代一个观景点或建筑。
3. 江山:代指整个山山水水的景色。
4. 英气:英武豪迈的气质或精神。
5. 草木:指花草树木。
6. 秀拔:形容景物秀丽挺拔。
7. 仙圣:指神仙和圣人。
8. 庐:居所,房屋。
9. 著眼:放眼,用眼睛看。
10. 现杰:展示出杰出的事物。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诗人对其赞叹的诗。诗人在开篇以“江山有英气,草木多秀拔”形象地描绘出他所见的美丽景象。接下来的诗句“仙圣之所庐,著眼尽现杰”则是对这种美景的进一步赞美,仿佛神仙圣人居住在此,眼前所见都是杰出非凡的。诗人借这首诗歌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活态度的积极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云台望鹤亭》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喻汝砺的作品,创作于公元960-1279年之间,这个时期正是宋朝(960年—1279年)建立并发展的阶段。在这个时期,喻汝砺曾任职于宋太宗、真宗、仁宗三朝,历任地方和中央官职。他与当时的文人墨客交往甚密,颇有文学造诣,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在《云台望鹤亭》这首诗中,喻汝砺以云台山上的一座亭子为背景,描述了山间清新的风光。他借景抒情,表达了渴望归隐山林的淡泊心境和对自由的向往。同时,这也反映了当时士大夫阶层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自然的审美情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