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周昉美人拜月图

标题包含
题周昉美人拜月图
东风原自无消息,独卷珠帘望春色。 风惊红叶堕珊珊,梦断行云泣残月。 挹挹柔情不自持,此心端被月先知。 窥窗入户如相伴,应是娇娥惯别离。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原文:东风原自无消息,独卷珠帘望春色。风惊红叶堕珊珊,梦断行云泣残月。挹挹柔情不自持,此心端被月先知。窥窗入户如相伴,应是娇娥惯别离。 译文:最初的春风尚无任何音信,独自卷起珠帘远望春色。突然间风吹落的红叶缓缓而下,如同梦境中断裂的云和哭泣的残月。感情如泉水般涌动无法自控,也许只有月亮能懂我此时的心情。它悄悄穿过窗户仿佛在陪伴着我,或许是因为美丽的女子早已习惯了离别。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喻汝砺:明朝文人,字良甫,浙江鄞县人。曾任海盐县丞,后辞官归乡,专事著述。 2. 周昉:唐朝画家,以画人物著称,尤擅长画妇女,被誉为“周家样”。 3. 美人:此处指画中的人物形象。 4. 拜月:古代女子在月圆之夜向月亮祈祷祈福的习俗。 5. 东风:春风,代表春天的气息。 6. 珠帘:用珍珠缀成的帘子,象征华贵。 7. 红叶:秋天枫叶的颜色,这里用来形容画中景色的艳丽。 8. 挹挹:形容神情温婉的样子。 9. 不自持: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 10. 此心:指画中人物的心境。 11. 月:代指月亮,表示画中人物正在拜月。 12. 窥窗入户:形容月光照进窗户的情景。 13. 娇娥:美丽的女子,这里指画中的美女。 14. 惯别离:习惯于离别,形容画中人物的坚强性格。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喻汝砺的《题周昉美人拜月图》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一位孤独的美人独自卷起珠帘,望向窗外,期待春天的到来。然而,秋风惊起了红叶,飘零在空中,如梦如幻。而那明月高悬,仿佛也感受到了美人的忧伤,为她的梦境而哭泣。 诗中的美人有着挹挹柔情,却无法自持。她的心事似乎只有月亮能够理解。而当月光照进窗户,仿佛与她相伴时,也许这正是她习惯了离别的心情。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拟人化的手法,展现了一种深深的离愁和思念之情,让人感同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周昉美人拜月图》这首古诗的创作者是喻汝砺,这是一位活跃在五代十国时期的有才诗人。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混乱且繁荣的时期,各种势力纷争不断,然而,文化却在这个时期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周昉是当时的著名画家,以人物画著称,尤其是描绘女性的作品更是独树一帜。 在这样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背景下,喻汝砺凭借着自身的才华和对时代的敏锐洞察力,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他的作品既有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更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这首《题周昉美人拜月图》便是其中之一。 诗中,喻汝砺通过对周昉画作的欣赏,表达了对自己人生境遇的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他的眼中,周昉笔下的美人拜月图不仅仅是艺术的体现,更是对生命、信仰和爱情的颂扬。而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正是那个动荡时代中人们所共同渴望的精神寄托。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