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晚泛浣花遂宿草堂

标题包含
晚泛浣花遂宿草堂
扣桡泛澄虚,濯流睇幽芳。 晚霙衬奇树,夕霏媚疏篁。 归鸟亦暂闲,夜魄动初凉。 忽焉众星微,天髙月舒光。 昔也杜陵子,澹然此茅堂。 客至酒自斟,句得意已忘。 云何常念饥,零落在道旁。 古来技入神,一饭岂所望。 吾辈天所穷,慨歌泪沾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划桨荡漾在清澈的湖面,欣赏着水边的幽香。 傍晚的雪片映衬出奇丽的树木,夕阳的云彩增添竹子的美感。 归巢的鸟儿也有片刻的闲暇,夜幕降临,逐渐带来凉爽。 忽然间繁星闪烁,天空高远,月亮散发出柔和的光芒。 从前有一位杜陵子,就住在这所简朴的茅草屋内。 客人来了,自己斟酒,诗兴到了,便抛开其他的一切。 为什么要常常担忧饥饿呢?人生的起起落落都在道路的两旁。 自古以来技艺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难道只是一顿饭的需求吗? 我们这些人上天的安排真是有限啊,感慨之余泪水打湿了衣裳。
去完善
释义
1. 扣桡:摇橹,指划船。 2. 澄虚:清澈明净的天空。 3. 濯流:洗涤水流。 4. 晚霙:傍晚的雪花。 5. 夕霏:黄昏时的雾气。 6. 疏篁:稀疏的竹子。 7. 夜魄:月亮。 8. 昔也杜陵子:杜甫曾为杜陵布衣,此处暗指杜甫。 9. 澹然:恬静安然。 10. 零落:比喻境遇困顿。 11. 技入神:技艺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12. 天所穷:上天给予的困厄。
去完善
赏析
《晚泛浣花遂宿草堂》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泛舟游览浣花溪的美好景色,通过对比和联想,表达了对古代诗人杜甫的敬仰之情。首联描述了傍晚时分诗人在清澈的水面上划船,欣赏着周围美丽的花草。颔联通过晚霙、夕霏等景物,形象地展现了夜晚降临时的宁静与美好。颈联则通过归鸟、夜魄等意象,表现了夜晚来临时大自然的魅力。 接下来,诗人在诗歌中引用了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故事,表达了他对杜甫的崇敬之情。同时,诗人也在感叹杜甫在当时虽然贫困潦倒,但其作品却成为千古传颂的经典。尾联则以自己为例,感慨命运的无常,使得自己和杜甫一样,都未能摆脱生活的困境,只能在诗歌中寻找慰藉,泪流满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晚泛浣花遂宿草堂》是宋代诗人喻汝砺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末年,公元1160年左右。此时正值金、宋战乱时期,国家局势动荡不安。 在如此纷扰的时局下,喻汝砺选择了寄情山水、隐逸田园的生活态度。他经常游历名山大川,并在自然中寻求心灵的慰藉。这首诗歌正是他在一次泛舟浣花溪的傍晚时分,看到暮色苍茫的美景后,产生的感慨之作。 作品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江水潺潺、波光粼粼的自然风光,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然而,在国家危难之时,这种隐逸心态也反映了文人士大夫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