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草堂诗 其七

标题包含
草堂诗 其七
诗人以来谁者工,建安元嘉无此翁。 维摩壁畔不到处,伽梨角边无限风。 孟郊空螯但彭越,何晏片甲非虬龙。 先生住处在何许,我亦不知西北东。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请问是哪位诗人能够称为技艺精湛?在建安和元嘉年间可没有这位大师。他在维摩璧畔创造了无人到过的境界,身着伽梨衣的他如清风拂面。孟郊以诗人的身份对抗着不公,但他也有孤独和失落的时候;何晏虽然才华横溢,却并未遇到懂得他的知音。那么这位神秘的诗人在哪里居住呢?我也同样不知道。
去完善
释义
1. 草堂诗:指唐代杜甫所著的《草堂诗集》,收录了杜甫在草堂居住时期创作的诗歌。 2. 其七:表示这是该组诗中的第七首。 3. 喻汝砺:明朝诗人,生卒年不详,字砥之,号山阴子。 4. 建安:东汉末年献帝刘协的年号(196-220),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在此时活跃,文学成就斐然,被称为“建安文学”。 5. 元嘉: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年号(424-453),此时诗人谢灵运与颜延之等人为代表,文学领域亦有不俗的成就,称为“元嘉体”。 6. 维摩:即维摩诘,为佛教人物,意译为净名、无垢尘,印度居士,是释迦牟尼佛时代的一位在家菩萨。 7. 伽梨:一种佛教僧侣的法衣。 8. 孟郊:唐朝诗人,生于公元751年,去世于814年,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因其诗风孤寂、冷峭而著称。 9. 彭越:西汉初将领,封梁王,起兵灭秦后助刘邦平定天下。 10. 何晏:魏晋之际的名士、玄学家,曾任吏部尚书。 11. 片甲:犹言一丝一毫。 12. 虬龙:古代传说中的有角小龙,常用来比喻才能杰出的人。 13. 住处在何许: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意为不知道住处具体在何处。
去完善
赏析
《草堂诗 其七》是喻汝砺的一首描绘诗人的诗歌。在这首诗中,喻汝砺通过对历代诗人的评价和对比,表达了对自己诗才的自信和对诗歌的热爱。 首句“诗人以来谁者工”,点明了诗人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喻汝砺认为自己的诗才在历代诗人中是出类拔萃的,甚至超越了建安时期的文人墨客和元嘉时代的诗人。 接下来的两句“维摩壁畔不到处,伽梨角边无限风”,是对诗人境界的赞美。喻汝砺将自己比作维摩诘和伽梨陀婆罗门,认为自己的诗歌充满了哲理和智慧,具有无穷的魅力。 接着的两句“孟郊空螯但彭越,何晏片甲非虬龙”,则是将喻汝砺与孟郊、何晏这两位著名诗人进行对比。喻汝砺认为孟郊的诗虽然质朴,但却缺乏深度;而何晏的诗虽然华丽,但却缺乏韵味。这进一步体现了他对自身诗才的自信。 最后两句“先生住处在何许,我亦不知西北东”,则表现了喻汝砺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他认为自己的心灵已经超越了地域的限制,达到了一种无所不在的境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草堂诗·其七》是南宋诗人喻汝砺的一首抒怀之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中期,此时正值金国崛起、中原沦陷的历史时期。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期,喻汝砺作为一个文人雅士,内心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喻汝砺在南宋中期的生生涯颇为坎坷,他曾担任过小官职,但因性格耿直、不善逢迎而屡遭排挤。在这样的背景下,喻汝砺将内心的苦闷和对国家的忧虑融入到了诗歌创作中。 此外,当时的社会环境也是影响喻汝砺创作的重要因素。在金国侵略的影响下,南宋政权岌岌可危,百姓生活困苦。在这种情况下,喻汝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担忧,以及对太平盛世的渴望。 总之,《草堂诗·其七》是在南宋中期这个特定历史背景下创作的,诗人在作品中表达了自己在国家危难之际的痛苦与忧虑,以及对国家振兴的期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