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江渎庙
坤轴东南倾,大江日夜注。
前驱下荆巫,余涛略吴楚。
任势不期劳,得意缘所遇。
水也初无营,神哉亮谁主。
芳兰沉清华,碧藻舒翠缕。
晨鹄戏野岸,春凫集深渚。
均是得所安,而神岂私汝。
古来几精魂,舍此迷所处。
淫游不知还,沙村失烟树。
而我后千载,悠然在江浒。
抱啬贵无竞,矜名忌多取。
冥冥罨岸风,淫淫打船雨。
舞雪窥洪涛,开苹渡前浦。
再拜谢神贶,聊复随所住。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大地轴线倾斜向东南,长江日夜奔流不息。
江水前流向荆州,余波扫过吴楚之地。
顺势而行不觉得辛劳,只因境遇使得意满。
水流毫无心机,神奇在于谁能主导它。
清芬的兰花低垂着光华,碧绿的藻类舒展着枝叶。
清晨的天鹅嬉戏在岸边,春天的野鸭聚集在水深的地带。
它们都能得到属于自己的安宁,但神明怎么会偏袒你们?
自古以来,有多少迷失的灵魂,只有这里才是它们的归宿。
沉迷于游玩的人不知道回归,沙村的烟火与树木都消失了。
而我距离那个年代已经千年之久,依然在这里悠然自得。
怀抱吝啬的心态才能避免争夺,过分看重名声会让人走向歧途。
轻轻的覆盖着河岸的风,绵绵的打在船上的雨。
雪花飞舞着预视汹涌的波涛,打开蒲草渡过前面的水域。
再次跪拜感谢神明的恩赐,就这样随遇而安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坤轴:象征大地。
2. 东南倾:比喻地势东低西高。
3. 大江:长江。
4. 荆巫:荆州和巫州,此处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5. 余涛:长江的支流。
6. 吴楚:古代的两个国家,这里代指长江流域的地区。
7. 芳兰:比喻美好的事物。
8. 碧藻:绿色的植物。
9. 晨鹄:早晨的鸟儿。
10. 春凫:春天的鸭子。
11. 精魂:灵魂,精神。
12. 淫游:过度游玩。
13. 沙村:乡村。
14. 失烟树:消失的树木。
15. 抱啬:守财奴的心态。
16. 矜名:炫耀名声。
17. 罨岸风:笼罩着岸边的风。
18. 淫淫打船雨:湿润的雨打在船上。
19. 舞雪:飞舞的雪花。
20. 洪涛:汹涌的波涛。
21. 开苹:打开苹果。
22. 前浦:前面的水边。
23. 再拜:再次鞠躬。
24. 神贶:神的恩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诗中提到的"芳兰沉清华,碧藻舒翠缕"等景象,形象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同时,诗人通过"均是得所安,而神岂私汝"一句,传达了对众生平等的观念,认为万物皆有其存在之理。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人生态度的理解,如"抱啬贵无竞,矜名忌多取"两句,强调了保持谦逊、不追求名利的重要性。此外,"冥冥罨岸风,淫淫打船雨"等诗句,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大自然为引子,探讨了人生哲理,传达了诗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谒江渎庙》是一首宋诗,作者为喻汝砺。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具体年份不详。在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建立了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此时期国家相对安定,文化发展繁荣,诗歌艺术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作者喻汝砺在这个阶段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他在科举考试中多次失利,未能获得功名。然而,这种坎坷经历并没有让喻汝砺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学的追求,他仍旧保持着对诗词的执着和热忱。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抒发个人情感和感慨历史的诗篇。
诗歌以江渎庙为背景,通过描绘江渎庙的雄伟壮观以及香火的鼎盛,反映出那个时代人们对于神的敬仰和祈求庇护的心态。同时,诗人寓情于景,将自己的失意、愤懑和对国家未来的期许融入其中,传达出深深的忧虑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