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散花楼

标题包含
散花楼
濯锦江边莎草浓,散花楼畔夭芙蓉。 蜀山叠叠修门远,谁把丹心问李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濯锦江边的草丛繁茂的地方,绽放着花朵犹如天宫中的仙子;散花楼的一旁盛开着美丽的芙蓉花。蜀山的层峦叠嶂,使那有着高大门楣的学堂显得更远了,但是又有谁能去问问李鄘那颗赤诚的心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濯锦江边:指四川省成都市一带,这里曾是古代著名的蜀锦产地,传说锦江之水可以濯洗锦绣,使色彩更加鲜艳。 2. 莎草: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称香附子,可作药用。 3. 散花楼:位于四川成都,据传为唐代诗人杜甫所建,诗人在此写下了许多描绘成都风物的诗篇。 4. 夭芙蓉:形容美丽的芙蓉花,这里可能暗示着美丽而短暂的人生。 5. 蜀山:四川境内的山川,此处代指蜀地。 6. 修门:古蜀国的都邑之一,位于今四川省广汉市境内。 7. 李鄘:唐朝大臣,曾任剑南节度使,他的事迹与这首诗没有直接关系,此处可能是借用他的名字来表达对一位贤能之士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赏析
《散花楼》是宋代诗人喻汝砺的一首描绘四川风光的诗。首句“濯锦江边莎草浓”,以浓郁的莎草形象地展现了成都平原的辽阔和繁茂;二句“散花楼畔夭芙蓉”,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散花楼前的美丽荷花,寓意着繁花似锦的生活景象。三、四句“蜀山叠叠修门远,谁把丹心问李鄘”,则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四川的热爱与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出当时的世态人情,显示出诗人的政治远见。全诗语言生动,意境优美,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散花楼》是宋代诗人喻汝砺的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60年至1279年之间的宋代。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繁荣,人民生活较为富足。 在这个时间段里,喻汝砺的个人经历颇为丰富。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员,后因种种原因辞官归隐。在此期间,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游历山水、品茶论道,过着闲适的隐居生活。这种生活经历使得他对隐居生活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感悟。 在喻汝砺所处的时代,儒家文化影响深远,许多人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然而,喻汝砺却选择了一条与世无争的道路,以诗酒为伴,寄情山水之间。这种选择反映了他对现实世界的超脱态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综上所述,《散花楼》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包括了喻汝砺在这段时间的人生际遇以及他所处时代的背景知识。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这首诗的独特韵味和深刻内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