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鹤楼二首 其一
果为山中州,丛攒少平地。
斗下金泉峰,十里扫空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中的小盆地,树木丛生,地面很少平坦。山峰下的金泉,绵延十里,扫除了一切的尘埃和翠绿。
去完善
释义
注释:1. "山中州":指的是地势较高的地方。2. "丛攒少平地":形容山上树木繁茂,地面上较少平坦的地方。3. "斗下金泉峰":描绘山峰的形象,寓意山峰险峻。4. "十里扫空翠":形容山林翠绿的美景,仿佛在十里的范围内都能感受到这种美景。
去完善
赏析
《仙鹤楼二首 其一》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山中景色,通过对山、泉、翠色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和宁静。诗人以“果为山中州”开篇,用“丛攒少平地”来形容山中景物的特点,暗示了山林的繁茂与幽静。接着,诗人用“斗下金泉峰,十里扫空翠”描绘了泉水从山峰倾泻而下的壮观景象,以及山间翠色如洗的美景。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好景观的热爱和赞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仙鹤楼二首·其一》是南宋文学家、诗人喻汝砺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47年(绍兴十七年),正值南宋初期,距离靖康之耻已过去近三十年。此时的南宋朝廷在赵构的统治下,政治相对稳定,经济逐渐恢复,但文人士大夫对家国之痛的忧虑依然深刻。
在这个时期,喻汝砺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他年轻时赴京应试,却未能获得功名。后来,他被任命为小官,但因直言不讳,多次遭受贬谪。尽管如此,他始终保持着高洁的品质和坚定的信念,关心国家大事,为百姓谋福利。在这首诗中,他以“空山无俗驾,乔木有仙禽”自比,表达了自己愿为国家奉献一生的决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