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今夜连金吾卫也不再限制百姓夜间出行,希望时光能够慢些流逝,不要让这美好的夜晚匆匆结束。
去完善
释义
金吾:负责京城治安的官员;玉漏:古代计时器,这里代指时间。
去完善
赏析
整首诗以绚丽多彩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鲜活的唐朝元宵佳节图景。前两句通过“火树银花”、“星桥铁锁”等意象展现了节日里长安城灯火通明、热闹非凡的场景。紧接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巧妙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既表现了车水马龙的动态画面,又赋予静态的月光以灵动的生命力。下半部分聚焦于人的活动,尤其是对“游伎”的描写,不仅体现了当时社会文化的繁荣,更增添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良辰美景的留恋之情,寄托了一种普遍的人类情感——对于幸福时光总希望能多停留片刻。全诗结构严谨,意境开阔,语言华美而不失自然,堪称咏叹元宵佳节的经典之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大唐盛世,社会繁荣稳定。作者苏味道当时仕途较为顺利,此诗写于他担任要职、生活安定的时期。在唐朝,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极为重要的节日,这一夜解除宵禁,人们可尽情游玩赏灯。苏味道于这热闹非凡的元宵佳节之际,目睹长安城内灯火辉煌、游人如织、歌舞升平的盛况,有感而发,遂写下此诗,描绘出一幅绝美的元宵夜景图,展现出那个时代元宵节的欢乐氛围与独特风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