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咏石

标题包含
咏石
济北甄神贶,河西濯锦文。声应天池雨,影触岱宗云。 燕归犹可候,羊起自成群。何当握灵髓,高枕绝嚣氛。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济北有个叫甄神贶的人,在河西地区他以锦绣般的文章而闻名。他的声音如同天池中的雨滴,回响在天地之间;身影如泰山之巅的云彩,与大自然共鸣。 他就像是归巢的燕子,人们期待着他再次出现;他也有群羊般的品质,自然而然地汇聚成群。什么时候我才能掌握到他那神奇的力量,远离喧嚣,过上高枕无忧的生活呢?
去完善
释义
济北:古地区名,位于今山东省西部及河南省东北部一带。 甄神贶:甄神,指塑造石头的神灵;贶,赐予。 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 濯锦文:形容石头纹理如同清洗过的丝织品。 天池:即博格达峰上的天池。 岱宗:指泰山。 羊起:典出汉代关于石头自己移动的传说。
去完善
赏析
《咏石》这首诗描绘了石头的奇特品质,通过对石头具体特点的刻画,传达出诗人对美好品质的赞美和对超脱世俗纷扰的理想生活的向往。“济北甄神贶”,以泰山之石为喻,突显其承载丰厚历史底蕴和文化象征意义;而“河西濯锦文”则状写了石的质地和纹理之美。接着,“声应天池雨,影触岱宗云”展现石头的物理性质——能够发出声音、具有影子,并与自然景色相互呼应。随后,“燕归犹可候,羊起自成群”,以飞燕与群羊作喻,言石之静守而不离,灵动而不散的特性。最后,“何当握灵髓,高枕绝嚣氛”表达出诗人的理想:若能把握宇宙万物的真谛,便可在高枕无忧中远离尘世的喧嚣纷扰。整首诗用词简练,却意味深长,寓意深刻,充分展示了苏味道作为文学大家的诗词功底。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苏味道的《咏石》这首诗创作于初唐时期。在684年至685年间,他曾担任工部尚书、同平章事等职务,主要负责朝廷的建设事务。在他任职期间,他有机会接触到各种石材和建筑技艺,这也为他创作《咏石》提供了灵感。 在这个时期,唐朝正处于贞观之治后的繁荣阶段,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方面,诗歌的发展达到了高峰,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诗人,如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这些诗人在诗歌创作上各具特色,形成了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苏味道作为这一时期的著名文人,他的诗歌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对事物的敏锐洞察力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在《咏石》这首诗中,他以石头为对象,通过对石头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人生、自然和宇宙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