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霜
金祇暮律尽,玉女暝氛归。孕冷随钟彻,飘华逐剑飞。
带日浮寒影,乘风进晚威。自有贞筠质,宁将庶草腓。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金色的神灵在黄昏时分离去,仙女们在夜幕降临之时回到家中。孕育着寒冷的钟声回荡在空气中,飘散的花儿追逐着利剑远去。太阳的影子随着寒冷的天气漂浮,晚风带着威严逐渐逼近。大地有自己的坚强品质,不会像野草那样轻易屈服。
去完善
释义
1. 金祇暮律尽:金祇,指西方;暮律,傍晚时的乐律。这句是说夕阳西下,傍晚的乐律结束。
2. 玉女暝氛归:玉女,此处指秋天;暝氛,暮霭。这句是说秋天的暮霭散去。
3. 孕冷随钟彻:孕冷,孕育寒冷;钟彻,钟声远扬。这句是说随着钟声传遍四方,寒冷开始凝聚。
4. 飘华逐剑飞:飘华,指落花;剑飞,指风吹过如剑飞舞。这句是说花落时随风起舞。
5. 带日浮寒影:带日,伴随太阳;浮寒影,漂浮的寒冷影子。这句是说寒冷的影子伴随着太阳。
6. 乘风进晚威:乘凤,顺风吹拂;进晚威,进入晚上的寒气。这句是说晚上寒气渐浓。
7. 自有贞筠质:贞筠,坚贞的竹子;质,品质。这句是说竹子有坚韧的品质。
8. 宁将庶草腓:宁将,宁可让;庶草,众草;腓,草木枯死。这句是说宁愿自己枯死也不让其他草木先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特别是霜的到来。诗人以金祇和玉女的形象来形容霜降的景色,表达了秋天的肃杀之气。随后,诗人通过“孕冷随钟彻,飘华逐剑飞”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霜的形成过程以及霜对万物的影响。接下来,诗中描述了霜在阳光下的寒冷身影以及在风中不断增强的威力。最后,诗人指出霜的贞筠品质,表示虽然它让其他植物凋零,但自己却能保持纯洁和高尚的品质。全诗表现了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受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咏霜》是唐代诗人苏味道的一首诗作,创作于公元7世纪至8世纪之交的盛唐时期。此时正值大唐盛世,国泰民安,文化繁荣。
苏味道,字继元,赵州栾城(今河北石家庄市栾城区)人。他出身名门望族,自幼聪颖过人,学识渊博,历任多职。在政治生涯中,他曾担任凤阁舍人、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等要职,官至宰相,显赫一时。然而,他在任期间未能妥善处理朝廷纷争,最终在政坛上失意,被贬为眉州刺史。
此诗正是苏味道在政治上遭受挫折后所作。在诗歌中,他以霜为题,借景抒怀,表达了对自己宦途沉浮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同时,他也通过描绘霜的形态和特性,传达了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这首诗既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也展示了他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