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赤乌行

标题包含
赤乌行
木之用髹漆,初以为美观。睹兹赤乌材,乃知漆为木之九转丹。风雨霜露不能入,所以远历晋魏犹坚完。政如厚葬用珠玉,能令血肉经千年。凡物皆尚新,惟琴独求旧。古人遗迹既已少,近作吾无千岁寿。木不断生意,雨旸犹相通。及兹生意尽,发声始与金石同。巍巍乌龙山,岩壑秀且雄。桐江在其南,溟渤居其东。长滩落深峡,灌木号巅峰。子胥朝夕鼓馀怒,子陵庙貌存高风。托根于此岂复有,凡木感化何让龙门桐。我本山林人,奔走鬓已翁。何期造物私,锡此哀吾穷。琴成灭迹入深谷,歌咏尧舜甘长终。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经过涂饰的木器,起初觉得是追求美观。直到看见这些红黑色的木材,才懂得漆其实是树木的一种仙丹。这种涂料能让风雨霜露都不能侵入,因此即使在遥远的晋魏时期依然坚固完好。就像在丰厚的葬礼中用珠玉陪葬,可以使遗骨血肉经历千年。大多数东西都崇尚新颖,唯有古琴要求古老。古时候的痕迹已经很少了,近代的作品我们没有千年的寿命。木材在时光流转中仍旧生存不息,无论晴雨都在生长。当木材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它的声音开始如同金石般震烁人心。 雄伟的乌龙山,山岩峡谷秀美而壮观。桐江在它的南方,渤海在它的东方。长长的沙滩落于深邃的峡谷之中,繁茂的灌木屹立在山顶之上。伍子胥的愤怒从早到晚都在激荡,严子陵的庙宇和高尚的风范依然存在。在这个地方种植的梧桐树还有什么比它更优秀吗?其他的树木在感受了这里的文化氛围后也会得到提升。 我本来是一个山野之人,四处奔波已经两鬓花白。没想到天地的造化竟然对我如此关爱,赐给我这悲哀却令我感动的贫穷。我的琴制作完成之后我将消失在这个世界的深处,歌唱着尧舜的功德并乐于这样的生活。
去完善
释义
1. 鲜于枢:元代著名的书法家、诗人。 2. 髹漆:指给木材上漆的过程。 3. 赤乌材:指一种特殊的优质木材。 4. 九转丹:原指道家炼丹的一种方法,这里借指油漆对木材的保护作用。 5. 晋魏:指中国历史上的两个朝代,分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晋朝和北魏。 6. 厚葬用珠玉:指古代厚葬的习俗。 7. 血肉经千年:意指经过长时间的保护,木质依然坚固。 8. 雨旸:雨水和阳光,泛指自然气候。 9. 乌龙山:位于今浙江建德市境内的山脉。 10. 桐江:钱塘江上游的支流,流经乌龙山。 11. 溟渤:指大海。 12. 长滩落深峡:形容地形险峻。 13. 灌木号巅峰:意为在山巅之上,树木仍然茁壮成长。 14. 子胥朝夕鼓馀怒:指伍子胥的形象,寓意愤懑之情。 15. 子陵庙貌存高风:指严子陵的高尚品质。 16. 龙门桐:传说中原产龙门的桐木,质地优良。 17. 锡此哀吾穷:意为上天赐给我这样的穷困处境。 18. 尧舜:指中国古代的两位圣君,分别代表贤能和仁义。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赤乌行》是元代诗人鲜于枢的一首描绘古琴的名篇。诗人在开篇即以木制的器物通过髹漆而更加美观为例,引出了他对乌黑的赞美。乌黑材质制作的古琴,不仅外观美丽,而且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使其免受风霜雨雪的侵蚀。同时,作者还通过比喻,强调了古琴的价值,就如同厚葬用珠玉能使血肉经久不腐,古琴因其古老的材质和工艺,也得以流传千古。 在诗中,作者进一步表达了对于古琴的独特认知。他强调,在所有事物都追求新的时代,只有古琴例外,反而寻求古老之物。这一观念表达出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创新的谨慎态度。同时,诗人通过对乌龙山、桐江等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子胥、子陵等人的故事叙述,构建了一个宏大的历史与文化背景,凸显了古琴所承载的历史底蕴和人文精神。 在此,作者也自陈身份,表示自己虽奔走风尘,却仍有一颗向往山林的心。他以造物主的恩赐作为自己的安慰,并将琴比作自己的知己。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纷扰,寄情山水、抚琴长吟的高尚情怀。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其丰富的内涵和深沉的情感,成功地塑造了一幅古老而优美的古琴形象,也展示出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高尚情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赤乌行》是元代诗人鲜于枢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创作于元朝时期,具体时间为13世纪初。在这首诗中,鲜于枢以赤乌(即乌鸦)为主题,通过对赤乌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间荣辱、名利、成败的超脱态度。 在鲜于枢生活的时代,元朝是一个由蒙古族建立的国家。这一时期,汉文化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压抑,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诗人。鲜于枢作为其中的一员,他的诗歌作品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鲜于枢的生活经历丰富,他曾担任过元朝政府的官员,后因种种原因辞官回乡。这段人生经历使得他对世事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赤乌行》中,鲜于枢通过对赤乌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间荣辱、名利、成败的超脱态度。这种超脱的态度既体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也反映了他在当时社会环境中的无奈和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