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谢希贤先觉表兄
昔君弱冠我犹儿,黄卷青灯茅屋西。
父对人谈称卫玠,母因客过器王珪。
别来阻寄尺书鲤,梦里时亲日角犀。
风快偶然翔短翼,不应鸿鹄久卑栖。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从前你还是少年的时候,我还像个孩子一样年幼无知,那时候我们住在茅屋的一角,一起在青灯下苦读诗书。你的才华横溢,父亲常常会夸耀你就像晋代的才子卫玠;母亲也总因为客人赞美你而自豪,仿佛你是孔门弟子中的王珪。离别之后,我们失去了联系,只能在梦里重温那些美好的时光。你总是那么耀眼,像翱翔在天空的大鹏,不应该长久地停留在这简陋的地方。
去完善
释义
1. 寄:寄送,寄出的意思。
2. 谢希贤:人名,是作者的表兄。
3. 先觉:指学识渊博的人。
4. 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成年,被称为“弱冠”。
5. 黄卷青灯:指书籍和学习用具。
6. 茅屋:用茅草搭建的简陋房屋。
7. 西:表示方位,这里指的是作者居住的地方。
8. 父对人谈称卫玠:这里的“父”指的是作者的父亲,“卫玠”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男子。这里表示作者的父亲在别人面前称赞自己的儿子如同卫玠一样英俊。
9. 母因客过器王珪:这里的“母”指的是作者的母亲,“王珪”是唐朝的一位贤臣。这里表示作者的母亲在客人来访时会夸耀自己的儿子有如王珪一样的贤能。
10. 别来阻寄尺书鲤:这句话的意思是自从与表兄分别以来,一直没有收到他的来信。
11. 梦里时亲日角犀:这句话的意思是经常在梦中见到表兄,感受到他对自己的关爱。
12. 风快偶然翔短翼: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飞翔的高度有限,但是只要有机会,还是会振翅高飞。
13. 不应鸿鹄久卑栖:这句话的意思是像鸿鹄这样的大鸟不应该长时间地生活在卑微的环境中。这里比喻表兄应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高的社会地位。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往昔的回顾与现实的感怀,表达了诗人对谢希贤的深厚感情和殷切期望。开篇以“昔君弱冠我犹儿”起笔,描述了两人年轻时的情景,以“黄卷青灯茅屋西”营造了一幅书香门第的氛围。接着通过“父对人谈称卫玠,母因客过器王珪”表达出对谢家父母的高度赞誉,传达了对谢希贤的尊敬和信任。之后诗人的思绪转向离别后的思念,以“别来阻寄尺书鲤,梦里时亲日角犀”诉说各自生活的艰辛和对重逢的期待。结尾两句则蕴含了激励意味,希望对方能够振翅高飞,成就一番伟业。整首诗情感真挚、韵律优美,展现出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谢希贤先觉表兄》是南宋诗人王迈于公元1195年创作的五言诗。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作者对谢希贤的思念之情和敬意。在这个时期,王迈正处于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刚刚通过科举考试,成为了一名士人,然而他也面临着家国动荡的现实困境。
在南宋年间,中国正处于金、宋对峙的历史时期。战争和社会矛盾使得人民生活困苦,许多知识分子也因此对国家的前途感到忧虑。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文人选择了以文学创作来表达他们的家国情怀和对国家治理的思考。
王迈本人就生活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他在生活中积极追求真理,关心社会问题,他的作品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爱。《寄谢希贤先觉表兄》这首诗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作者对谢希贤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国家治理的期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