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蜀公紫薇花再发寄中书舍人
几年幽独饱风霜,一日荣观似堵墙。
地养深根成异产,天回淑气发新阳。
宾朋须醉千钟酒,蜂蝶争偷百和香。
留得青氊真旧物,于今鳯阁有名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多年孤独忍耐风霜洗礼,一朝富贵犹如众星拱月。
大地孕育深厚的根基,使之成为独特禀赋,天空回转和煦的气息,催发了新的生机。
宾客朋友需尽情畅饮美酒,蜜蜂蝴蝶争相享受百花的芳香。
保留了那如青毡般的本真之物,如今在凤阁中也有了名声斐然的人儿。
去完善
释义
1. "蜀公":指北宋文学家张咏,官至尚书右仆射,封蜀国公。
2. "紫薇花再发寄中书舍人":紫薇花是张咏的别号;中书舍人是官职名,指当时的文人。
3. "几年幽独饱风霜":描述张咏在政治上的寂寥时期。
4. "一日荣观似堵墙":形容张咏突然间得到了很高的声望。
5. "地养深根成异产":比喻张咏在家乡得到了深厚的修养。
6. "天回淑气发新阳":象征自然界的美好气象带来新的希望。
7. "宾朋须醉千钟酒":比喻朋友间的欢乐聚会。
8. "蜂蝶争偷百和香":借蜂蝶比喻人们对美的追逐。
9. "青氊":绿毡,此处指张咏的书画作品。
10. "凤阁有名郎":凤阁,朝廷,指朝中有名的文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祖禹写给蜀公的一首咏物诗,主题是紫薇花。诗人通过对紫薇花的描述,表达了对友人仕宦生涯的赞美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首联“几年幽独饱风霜,一日荣观似堵墙”,诗人以紫薇花自比,描述了自己在艰苦环境中磨练成长,一朝得志,受到众人景仰的情景。这里“堵墙”形象地描绘了门前观赏者众多、络绎不绝的热闹景象,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喜悦与自豪。
颔联“地养深根成异产,天回淑气发新阳”,强调了紫薇花经过长期生长,其根深蒂固的特性使得它在众多植物中脱颖而出,成为独具特色的品种。这里的“天回淑气”象征着自然界的美好力量,赋予紫薇花新的生机与活力。
颈联“宾朋须醉千钟酒,蜂蝶争偷百和香”,则用宴饮欢聚的场景以及蜜蜂蝴蝶争艳的生动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这两句为诗歌增添了浓烈的生活气息,使全诗更加饱满。
尾联“留得青氊真旧物,于今鳯阁有名郎”,呼应了诗题中的“再发寄中书舍人”,意为蜀公虽然离开原职,但依旧保持着清廉本色,如今他已经成为凤阁里的著名才子。诗人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朝,强调尽管世事变迁,但蜀公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品格,显示出对其品质的赞许。
整首诗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高尚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哲宗年间,范祖禹写下了这首《和蜀公紫薇花再发寄中书舍人》。这一时期,北宋朝政相对稳定,但政治斗争仍在暗流涌动。范祖禹生活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成年后,他进入仕途,曾任国子监直讲、秘书省著作郎等职。然而,在政治斗争中,他受到了排挤,被贬至地方任职。
在这段时间里,范祖禹关注民生,关心国家治理。他在地方任职期间,积极推行改革,改善百姓生活。同时,他也关注文学创作,以诗歌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在这样的背景下,范祖禹创作了这首《和蜀公紫薇花再发寄中书舍人》。
这首诗描绘了紫薇花的美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同时,通过紫薇花的再次盛开,作者也暗示了自己的坚韧不拔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的“紫薇花再发”寓意着作者的坚定信念,即使在困境中也能坚持自己的信念,为国家尽忠职守。
总的来说,这首《和蜀公紫薇花再发寄中书舍人》是在北宋哲宗年间的政治斗争背景下创作的。范祖禹作为一名有理想的知识分子,他用自己的诗歌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关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