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令(西湖)
青嶂绕,翠堤斜。晴绮散馀霞。一湖春水碧无瑕。可惜画船遮。
燕交飞,莺对语。风软香尘凝路。一年春事又杨花。诗酒□韶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岭环绕,绿堤蜿蜒。晴空下的余霞铺陈。一湖春水碧波荡漾。然而,美好的景色被游船阻挡。燕子交织飞舞,黄莺相对而鸣。春风轻拂,香尘凝结在路上。又到了杨花纷飞的春日,尽情享受诗和酒的年华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青嶂:指青山,用以形容山势高峻。
2. 翠堤:绿色的河岸。
3. 晴绮:晴朗的天空中的彩霞。
4. 无瑕:没有瑕疵,形容湖水清澈。
5. 可惜:令人惋惜。
6. 画船遮:被画船遮住。
7. 燕交飞:燕子互相追逐嬉戏。
8. 莺对语:黄莺相互对话。
9. 风软香尘凝路:轻风吹起路上的尘土,散发出香气。
10. 春事:春天的景象。
11. 杨花:柳絮,杨柳的花絮。
12. 诗酒:以诗歌和酒为伴。
13. 韶华:美好的时光,多指春天。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的意象以春天的山水为主,色彩清新、自然,充分展现了西湖美景的吸引力。在描绘风景之余,作者还通过描述春天的动植物活动,展现了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同时,本词还透露出一丝惋惜之情,暗含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待。总体来说,这是一首描绘春天西湖之美的优美词作,寓意丰富,值得品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喜迁莺令(西湖)》是南宋词人周端臣创作的一首描绘西湖风光的词作。这首词大约创作于宋宁宗嘉泰年间(公元1201-1204年)。当时,周端臣为钱塘县令,因公务闲暇之际游览西湖时见其风景秀丽,故以此词表达心中的喜悦和对美好自然风光的热爱。
周端臣生于北宋末年,历经战乱,目睹国家衰亡,后在南宋任职。他性格豪爽,才华横溢,但却在官场不得志。这一时期,由于金兵的侵扰,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对外妥协求和,对内则大肆剥削百姓。然而,即便如此,西湖依然保持着美丽的风光,成为人们逃避现实、寻求心灵慰藉的好去处。因此,周端臣通过描写西湖的美景,表达了对于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热爱和执着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