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鹤
觅来雏鹤养经年,认得呼名傍客前。
放去几随云过海,归来一片雪翻天。
翎梳修竹林间日,影照寒梅磵下泉。
眷恋轩墀应有谓,主人风骨是神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经过多年的寻觅,我终于找到了这只可爱的雏鹤,并亲切地在客人面前呼唤它的名字。当我放飞它时,它跟随白云飘过了大海;当它回来时,洁白的羽毛如同雪花翻飞。在竹林间,我看到了它梳理羽毛的身影;在寒梅涧下,我发现了它倒映在水中的身影。我想,大概是因为对我和这个家的眷恋吧,它才愿意留在我们身边。而这家里的主人,拥有着神仙般的风骨,也让雏鹤为之倾倒。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咏鹤:这首诗以鹤为主题进行创作。
2. 周端臣:南宋诗人,字君特,号儋斋,生卒年均不详。
3. 雏鹤:指幼小的鹤。
4. 经年:经过一年或者多年,这里表示一段时间。
5. 呼名:呼唤名字。
6. 傍客:在旁边的人。
7. 云海:形容辽阔的海域。
8. 雪翻天:比喻鹤羽毛洁白如雪。
9. 翎梳:梳理羽毛。
10. 修竹:细长的竹子,通常用来形容竹子美好。
11. 涧下泉:山涧下的泉水。
12. 轩墀:古代建筑物的台阶或堂前的空地。
13. 风骨:风度气质,此处指诗人的风度。
14. 神仙:传说中具有超自然能力的人物。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鹤的诗歌。诗人通过描写鹤的成长、放飞和回归,以及它们在竹林、梅涧等自然环境中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对鹤的喜爱与赞美。
“觅来雏鹤养经年”描述了鹤的养育过程,表达了诗人的耐心和对鹤的关爱。“认得呼名傍客前”则表现了鹤的聪明伶俐,能够在众人面前认出主人的呼唤。
接下来的两句“放去几随云过海,归来一片雪翻天”,形象地描绘了鹤在空中飞翔的情景,展现出鹤的自由自在和优雅气质。
而后,诗人以“翎梳修竹林间日,影照寒梅磵下泉”描绘出鹤在自然环境中生活的画面,展现了鹤的高洁品质。
最后,诗人用“眷恋轩墀应有谓,主人风骨是神仙”表达了他认为鹤眷恋着它所生活的环境,而这一行为正是由于它感受到了作为神仙般的主人对它的关爱。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鹤的生活描绘,表现了诗人对鹤的喜爱和赞美,同时也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咏鹤》是南宋时期著名词人周端臣所作。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的南宋时期。当时,中国正处于历史的转折点,北方的金朝对南宋构成严重威胁。周端臣曾出任湖南宪治参议、安抚使,在政治和军事方面都有着深刻的体验。
在这个特殊时期,周端臣观察到鹤的独特气质:孤高不群、优雅自得。因此,他将鹤作为自己的象征,通过咏鹤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和理想抱负。与此同时,周端臣也以鹤喻人,展现了他对社会现实和人性命运的深刻洞察。
总的来说,《咏鹤》这首古诗是在南宋时期的特定历史背景下创作的,诗人在描述鹤的优雅风姿的同时,也隐喻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抱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