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上刘郎中
弹压江湖耸市朝,相逢人尽说风骚。
诗从南岳吟逾老,名得西山荐益高。
半世历官才幕府,午年还国尚郎曹。
儿时曾诵先生句,镜里如今已二毛。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镇压江湖使都市更加繁荣,每次与人相逢大家都会谈论风雅之事。
我的诗篇从南岳开始创作已经很久了,名声在西山之中也日益显赫。半生以来都在担任幕僚一职,现在已经年过半百,仍然是国家的高级官员。
小时候曾经背诵过您的诗句,现在看来已经在镜子中看到自己满头白发。
去完善
释义
1. 弹压江湖:指周端臣在文学上的地位崇高,犹如镇守一方的江湖英豪。
2. 耸市朝:使城市朝廷显得庄重威严。
3. 风骚:这里形容诗歌的风韵,指的是高雅的诗才。
4. 南岳:湖南衡山,这里指周端臣曾在湖南生活并创作了大量的诗歌。
5. 西山:江苏南京的西华山,这里指周端臣在南京的名声日益提高。
6. 历官才幕府:描述周端臣一生官场生涯,曾任职于幕府。
7. 午年:即五十岁,古人认为五十知天命,故称午年。
8. 郎曹:官员职别,这里指周端臣晚年还在担任官职。
9. 二毛:头发花白的意思,形容年老。
去完善
赏析
《代上刘郎中》这首诗词是周端臣写给一位名叫刘郎中的文人雅士的赞美诗。诗人通过对刘郎中在江湖中的威望、名声和成就的描述,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
首联“弹压江湖耸市朝,相逢人尽说风骚”表达了刘郎中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他既是文坛领袖,也是民间传颂的人物,象征着他在文学界的地位。
颔联“诗从南岳吟逾老,名得西山荐益高”则是对刘郎中才华的赞美。他来自南岳,是一位资深的诗人,而他的名声也随着岁月的沉淀越来越高。
颈联“半世历官才幕府,午年还国尚郎曹”表现了刘郎中经历半生官场生涯后依然保持着高尚的品质。尽管年华老去,但他依旧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尾联“儿时曾诵先生句,镜里如今已二毛”则揭示了诗人自己的感慨。当他还是个孩子时,就已经开始诵读刘郎中的诗篇;而今,当他看到镜子里的自己已经两鬓斑白时,不禁感叹时光荏苒,而刘郎中却依然保持年轻的心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刘郎中的赞誉,表达了诗人对他的人格魅力和文学成就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代上刘郎中》是南宋诗人周端臣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178年左右,正值南宋时期。在那个时候,南宋朝廷偏安一隅,饱受金人侵扰之苦。而周端臣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命运的文人,他深感时局动荡,百姓疾苦。
周端臣在这段时期的人生际遇也比较坎坷。他曾担任地方官吏,但后因战乱流离失所,家道中落。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关注民生疾苦,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南宋朝廷虽然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但仍无法阻止国家的衰败。而金人的侵略,使国家和民族陷入了深深的危机之中。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周端臣以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忧虑和期盼,希望通过自己的笔墨唤起人们的爱国热情,共同为国家的前途命运奋斗。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