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人失官归

标题包含
送人失官归
浮世功名总是虚,纵然轩冕又何如。 趁无白发来侵镜,好买青山去荷锄。 贤圣一丘无用土,英雄几板可疑书。 生涯傥了寒暄计,独抱遗经亦有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抱歉,我无法为您提供关于周端臣的详细信息。
去完善

译文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名誉地位总是虚幻的,即使拥有荣华富贵又能如何?趁青春尚在,及时远离世俗纷扰,去享受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圣贤之士只是一堆无用的泥土,英雄事迹也不过是一些可疑的文字。人生在世,如果能过上简单舒适的生活,那已经足够了。
去完善
释义
注释如下: 1. 送人失官归:这是一首送别朋友回乡的诗。 2. 浮世功名总是虚:这句话的意思是,世间的功名往往都是虚无的。 3. 纵然轩冕又何如:即使有高车驷马、高官厚禄,又能怎样呢? 4. 趁无白发来侵镜:趁着还没有白头发,赶快辞官回乡吧。 5. 好买青山去荷锄:回到家乡,过着耕种田园的生活。 6. 贤圣一丘无用土:即使是圣贤之人,到头来也不过是一捧黄土。 7. 英雄几板可疑书:英雄的事迹也只不过是几本可疑的历史记载。 8. 生涯傥了寒暄计:如果人生的计划完成了,那么与亲朋好友的寒暄也能感到满足。 9. 独抱遗经亦有余:最后一句意思是,即使独自一人,也能通过研读古代经典来丰富自己的人生。
去完善
赏析
《送人失官归》这首诗歌的主题在于告诫人们淡泊名利、过一种简朴而有意义的生活。诗人首先指出世间的功名都是虚幻的,即使拥有显赫的地位和财富也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接下来,诗人鼓励朋友趁着还没有白头发时离开官场,回到乡村过上与青山绿水为伴的日子,用双手勤劳耕耘。接下来的两句中,“贤圣一丘无用土,英雄几板可疑书”,诗人以嘲讽的语气说:圣贤们费尽心机追求的功名利禄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价值,反而是那些不屈不挠的英雄们的故事更令人怀疑。最后,诗人表示如果真能放下世俗的纷扰,回归内心的宁静,那么即使是独自研读古籍也能够体会到人生的真谛。总的来说,这首诗传达了诗人的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安宁的人生态度,并以此勉励他的朋友能够勇敢地摆脱名利的束缚,过上真正有价值的生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人失官归》是南宋诗人周端臣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晚期,大约在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 在这段时间里,周端臣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南宋末期,政治腐败、军事软弱,金兵多次南下侵扰,民间疾苦重重。在这种背景下,周端臣对人生的命运和国家的安危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在诗中,周端臣表达了对失官朋友的同情和慰藉,同时也透露出对自己命运的担忧。他用“愁”和“恨”来描绘当时的社会现实,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这既是对朋友遭遇的同情,也是对整个时代背景的深刻反映。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