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仆以绍熙壬子中夏二十有五日始跻风篁控龙井

标题包含
仆以绍熙壬子中夏二十有五日始跻风篁控龙井
奇石烂横道,兹山信多姿。 江湖酾两股,一泓乃孤危。 相傅龙所家,或恐神获持。 腥风转霮{上雨下对},险崖对立淋漓。 惜无纬萧勇,控此抱宝痴。 山僧作屋意,惨澹生幽思。 胡为金缪影,颠倒眩俗儿。 坐来百念失,苍官导前驰。 招提果深登,履痕恍前期。 咄哉少肉山,著此高颧师。 端能致遨游,绝唱相娱嬉。 过溪亦何事,相送了不疑。 渠能缚禅律,因来数须眉。 我爱秦郎记,字压头陀碑。 月林只夜夜,人物自一时。 贤愚尽蚁封,来者吾得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抱歉,我无法为您提供关于周端臣的详细信息。
去完善

译文
奇异的石头遍布道路两旁,这座山真是千姿百态。 江湖之水分流两股,却显得有些孤独和危险。 相傅住在这里好像是龙的家园,恐怕神灵也来到这里逗留。 腥风之中,险峻的山崖屹立不倒,水珠四溢。 可惜没有勇敢的渔夫,他们似乎怀抱着宝藏。 山中的僧人建造房屋,心中生出淡淡的忧愁。 为什么会有金色的影子呢?那些庸俗的人倒显得有点困惑。 坐下来,让杂念消失,有绿衣的神祇引导向前。 深入到寺庙中,脚步仿佛踏上了预先设计好的路径。 看哪,那座缺肉的群山,却住着一位面容清癯的僧人。 的确能够引领我们畅游,一起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跨过溪流又能怎么样呢?大家不会有什么疑虑。 他能把握住禅律的精髓,所以前来仔细查看他的眉目。 我喜欢秦朝时期的文章,它字字句句都如同压在头陀寺的纪念碑上。 月光洒在树林中,每晚都是如此。这些人物、景物都汇集在一个时代。 无论贤良还是愚昧,都像蚂蚁筑巢一样辛勤努力,作为后人我们能了解这一切。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绍熙壬子:指宋光宗绍熙年间的一个干支年,公元1192年。 2. 中夏:指夏季的中间时期。 3. 二十有五日:指农历五月二十五日。 4. 风篁:竹林。 5. 龙井:西湖龙井。 6. 烂:精美、灿烂。 7. 江湖:指钱塘江与西湖。 8. 酾:分流,此处形容水流由大而细。 9. 泓:水深而广。 10. 相傅:传说中掌管山川的神。 11. 腥风:形容风雨强烈。 12. 而下:此处指大雨滂沱。 13. 惨澹:形容颜色暗淡。 14. 金缪影:金色钱币的影子,比喻金钱的诱惑力。 15. 胡为:为何。 16. 绝唱:极高的评价。 17. 了不疑:表示确定无疑。 18. 渠能:他们能够。 19. 缚禅律:遵守佛门戒律。 20. 月林:指月光下的树林。 21. 头陀:苦行僧。 22. 秦郎记:指唐代元稹《秦中吟·立寺》诗中的记载。 23. 压:超过,胜过。 24. 人物:指人杰地灵。 25. 蚁封:蚂蚁巢穴的小土堆,比喻人类社会的各种层次。
去完善
赏析
周端臣的《仆以绍熙壬子中夏二十有五日始跻风篁控龙井》是一首描绘游历山水风光的古体诗。诗人首先描述了所见的奇特山石和江水,紧接着表现了对龙井山的独特印象:尽管只有一泓水,却显得异常孤危。他以生动且富有想象力的笔触描绘了周围环境中的腥风和险崖,表现出自己对这些景物的深沉感受。 随后,诗人感叹自己的无法驾驭这种美景,对此抱有遗憾之情。在描述山僧的小屋时,他表达了自己的深深敬仰之情,同时也对那些被世俗迷惑的人感到可惜。接着,诗人表明自己在游览过程中感受到的乐趣,他登高望远,仿佛能看到过去的足迹。在此,他借“少肉山”的典故来表现出自己在游览过程中的兴奋和喜悦。 然后,诗人以过溪的事情为例,表达了对于人生的一种态度。他认为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修禅来束缚内心的欲望,以此来自我提升。最后,他提到自己对秦观游记的喜爱,以此来突显自己向往自由、追求真理的信念。 总之,这首诗歌通过对山水景物的细致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深深反思。他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构建出一幅富有哲理的画面,展现出诗人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仆以绍熙壬子中夏二十有五日始跻风篁控龙井》这首古诗出自南宋诗人周端臣之手。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公元1192年的夏季,即绍熙壬子年。在这段时间里,周端臣刚踏入仕途,成为临安府的一名小吏。 当时正值南宋中期,朝政腐败,民不聊生,这使得周端臣对现实社会产生了深深的忧虑。他希望在山水之间寻求慰藉,于是来到了杭州的龙井山。在这里,他看到了一片苍翠的风篁,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正是反映了周端臣在初入仕途之际,对社会现实的无奈以及对自然景色的向往之情。通过描绘龙井山的美丽景色,诗人表达了希望在大自然中找到精神寄托的愿望,同时也表现出他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