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叶靖逸东庵
一庵自隠古城边,不是山林不市廛。
落月半窗霜满屋,卧听宰相去朝天。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古城的一隅隐居,既非山林亦非市井。
半窗落月映满屋霜华,静静地聆听宰相离朝进谏的声音。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叶靖逸:古人之名。
2. 东庵:东边的书房或房屋。
3. 隐:隐藏。
4. 城边:城市的边缘。
5. 山林:指远离尘世的自然环境。
6. 市廛:市区的房屋、土地等不动产。
7. 落月:下落之月,即将落下的月亮。
8. 半窗:窗户的一半,形容距离较近。
9. 霜满屋:房间里充满霜,形容寒冷的环境。
10. 卧听:躺着倾听。
11. 宰相:古代的官职,负责国家的行政事务。
12. 去朝天:去朝见皇帝。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周端臣的《题叶靖逸东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宁静致远的境界。首句“一庵自隠古城边”描绘出古刹坐落在城市边缘的景象,营造出一种与世无争的氛围。接下来的“不是山林不市廛”则暗示着这里虽然离群索居,但并非远离尘嚣,依然保持着与外界的关联。
“落月半窗霜满屋”这一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生活的环境:月光洒在窗户上,冷霜铺满屋子,这种寒冷与宁静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孤独和坚韧。最后一句“卧听宰相去朝天”则透露了诗人虽然身在庙宇,但对时事仍然关注的心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身处静谧之地,但心系家国天下的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叶靖逸东庵》是南宋诗人周端臣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174年至1189年间,这是南宋孝宗时期,正值金国与南宋的对峙阶段。在这段时间里,周端臣是一位颇有才情和抱负的文人,但他并未受到朝廷的重用,因此常常以诗文抒发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南宋与金国的边境战争不断,民众疾苦,民生维艰。周端臣亲眼目睹了战乱对百姓生活的影响,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文唤起更多人的关注,为国家民族的未来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