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刘寺坟园

标题包含
刘寺坟园
万竹苍寒拥寺门,寺牌金字御书存。 荣华肯信当年事,仪制空留后世恩。 影阁有灯尘网暗,殡宫无月土花昏。 见梅不敢轻攀折,恐是春风水际魂。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抱歉,我无法为您提供关于周端臣的详细信息。
去完善

译文
茂密的竹林簇拥着寺庙的大门,寺院的牌匾上还留有皇帝亲笔题写的金字。谁能相信那曾经的繁华已不复存在,只留下规矩制度供后人敬仰。昏暗的佛堂里灯火摇曳,仿佛被尘土网住了光芒;失去阳光的墓地显得阴暗,泥土与花朵都显得有些昏暗。看见梅花却不敢轻易去攀折,生怕它们是由春天的风和水的灵魂所化。
去完善
释义
刘寺:具体地点不可考,可能是某地的一座寺庙,以姓刘的僧人为主。 坟园:墓地,陵园。 万竹苍寒拥寺门:形容寺庙周围竹林繁茂,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金字御书:指皇帝赐予寺庙的金字牌匾。 荣华肯信当年事:回忆当年的繁华与荣光,现在已经无法相信。 仪制空留后世恩:只剩下仪式和制度来纪念后世的恩情。 影阁:供奉遗像的楼阁。 尘网暗:形容楼阁内灰尘积满,光线暗淡。 殡宫无月土花昏:夜晚没有月光,墓地的景色显得昏暗。 春风水际魂:春天的水和风似乎带着灵魂气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刘寺坟园的景色和氛围,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敬畏。首联通过描绘竹林和寺庙的景色,展现了坟园的自然环境和历史底蕴。颔联以寺牌的“金字御书”暗示了坟园主人的尊贵身份,同时也表现出世事沧桑之感。颈联进一步描绘了坟园的荒凉景象,影阁、殡宫等场景都显得孤寂而破败,显示出岁月的痕迹。尾联则以梅花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生命逝去的敬畏之心,同时也透露出对春天的期待和希望。整首诗通过对刘寺坟园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生命的深刻思考,以及他对生活的态度和信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刘寺坟园》是南宋诗人周端臣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后期,也就是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在这段时间里,中国历史上的南宋王朝正面临着北方金国的军事威胁和内部政治腐败的困扰。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许多文人墨客都在寻找心灵的慰藉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作为这一时期的诗人,周端臣也不例外。他在《刘寺坟园》一诗中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历史沧桑的沉思。在这首诗中,他提到了刘寺坟园的荒凉景象,以此暗喻南宋王朝的衰败和国家命运的岌岌可危。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无奈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 总的来说,《刘寺坟园》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是南宋时期的社会动荡和文化危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周端臣通过对刘寺坟园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历史和国家的深刻思考,以及他作为一个文人在这个时代所面临的困境和期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