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碧桃

标题包含
碧桃
武陵梦觉艳粧空,回首芳姿迥不同。 萼绿仙留苍玉佩,蘂珠人在碧霞宫。 素顋褪粉啼春雨,翠袖笼寒怯晓风。 惆怅涌金池上路,阑杆倚遍夕阳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抱歉,我无法为您提供关于周端臣的详细信息。
去完善

译文
在武陵梦境醒来时,美艳的妆容已不再,回头看去,她的样子已经全然不同。那曾经佩戴着翠绿花朵的人,仿佛是来自仙界的仙子,而她如同居住在碧霞宫中的仙子。她白皙的脸颊在春雨中哭泣,粉色的花蕾如翠袖般在寒冷的早晨畏缩。惆怅的我沿着涌金池畔的小路漫步,独自倚靠在栏杆上,看着夕阳渐渐落下。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武陵:原指古代武陵地区,即今湖南常德一带。这里可能泛指风景优美的地方。 2. 萼绿仙:萼绿仙子,借指美人。 3. 苍玉佩:苍玉,一种绿色的玉石;佩,古代佩戴的饰品。 4. 蕊珠人:蕊珠仙女,借指美丽女子。 5. 碧霞宫:道教传说中的宫殿名,这里可能用来比喻美丽的仙境。 6. 素顋褪粉:形容女子的脸颊在春雨中显得娇嫩。 7. 翠袖笼寒:翠袖,绿色的衣服;笼寒,笼罩着寒气。形容女子穿着单薄的衣服感到寒冷。 8. 涌金池:古代杭州西湖边的一处景点,传说为涌现金光而得名。 9. 阑杆:即栏杆。
去完善
赏析
《碧桃》这首词以碧桃花为主题,用“武陵梦觉”的典故比喻爱情如梦初醒,回首方觉从前美丽已不再。接下来通过描写碧桃花的形象和特点,展现出其高洁美丽的气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然而现实却是花谢花飞,春意阑珊。最后一句“惆怅涌金池上路,阑杆倚遍夕阳中”,以夕阳西下、残阳如血的景象收尾,传达了无尽的哀愁与感伤。整首词意境优美,情感深邃,引人深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周端臣的《碧桃》创作于南宋末年,大约是在公元1279年左右。此时正处于中国历史上的南宋末年至元朝初年,家国剧变、战火频仍。这一时期诗人周端臣的个人际遇颇为波折:他曾在科举考试中屡次落第,终生未仕,家境贫寒;晚年离乱,生活更趋困苦。然而,尽管他身处艰难时世,但始终保持坚韧的人格品质和深厚的家国情怀。 这段时期的背景知识是元代初期政治斗争激烈,战乱频繁。宋、金、元三国之间的冲突、征战导致了诸多百姓流离失所,周遭民生疾苦。在这样的背景下,周端臣以咏物诗的方式,通过描绘碧桃的形象来隐喻个人境遇及对时代生活的深刻感触。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