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断肠曲三十首 其二
玉纤无力怯梳头,镜里容颜见自羞。
一阵落红帘外雨,十分春是十分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纤细的手指因无力而害怕梳理头发,镜子里的面容令人自己都觉得羞愧。
帘外飘来一阵春雨,带来了春天的气息,也带来了无尽的忧愁。
去完善
释义
注释:1. 玉纤:纤细如玉的手指,此处借指女子之手。
2. 无力:形容体力或精力不足。
3. 怯:害怕、畏缩。
4. 梳头:梳理头发,这里指梳妆打扮。
5. 镜里容颜:镜子里的容貌。
6. 见自羞:因看到镜子里的自己而羞愧。
7. 落红:凋谢的花瓣,此处指春天的花朵。
8. 帘外雨:指雨水拍打在帘子上发出的声音。
9. 十分春:完整的春天,指春天的美好时光。
去完善
赏析
此诗以细腻的手法描绘了闺中女子的柔情。“玉纤无力怯梳头”表现了女子娇柔之态,暗示其内心的哀伤与惆怅。面对镜子,她为自己青春不再、红颜渐老的容颜而羞愧。接着,诗人通过“一阵落红帘外雨”的画面,表达了春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最后一句“十分春是十分愁”更强调了这种悲伤的情绪,将春天的美丽与愁绪紧密相连。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深沉,令人回味无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古断肠曲三十首 其二》是南宋诗人周端臣创作的组诗作品。这首诗歌大约创作于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的南宋时期。当时,正值金朝与南宋的对峙时期,战乱频发,百姓疾苦。
周端臣生平事迹不详,但从其诗作来看,他应该是一个关注民生、有家国情怀的文人。在创作《古断肠曲三十首 其二》时,周端臣可能亲身经历了战争的苦难,目睹了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惨状,因此他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溢于言表。
此外,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科举制度已经非常成熟,士大夫阶层地位显赫,但周端臣似乎并未通过科举进入仕途,这可能使他更加关注民间疾苦,并希望通过诗歌传达自己的心声。在他的笔下,战争带来的痛苦被描绘得淋漓尽致,展现了他的忧国忧民之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