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初冬即事

标题包含
初冬即事
初冬天气暖,小似立春时。 万树无多叶,千花试一枝。 天红霜有信,星晕雨先期。 怕见梅花发,愁怀未办诗。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抱歉,我无法为您提供关于周端臣的详细信息。
去完善

译文
深秋时节气温舒适,好像春天的气息。树木枝头稀疏,花朵却纷纷盛开。天空泛起红色预示着即将落下的霜,星星闪耀仿佛预示了即将到来的雨水。望着渐渐盛开的梅花,心中有些许忧虑,因为还没准备好描绘这美景的诗句。
去完善
释义
1. 初冬:冬季的第一个月,农历十月。 2. 小似:相似,好像。 3. 立春: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春季的开始。 4. 万树:众多的树木。 5. 无多叶:叶子稀少。 6. 千花:指各种花卉。 7. 试:尝试,试探。 8. 一枝:一根枝条。 9. 天红:天空呈现出红色。 10. 霜有信:霜是秋天的标志,“有信”表示秋天已到。 11. 星晕:指星星周围的光环现象,古人认为这是下雨的预兆。 12. 先期:预先,提前。 13. 怕见:害怕看到。 14. 梅花发:梅花的开放。 15. 愁怀:忧愁的心情。 16. 未办诗:还没有准备好写诗歌。
去完善
赏析
《初冬即事》是一首描绘初冬时节的诗词。诗人通过对初冬天气、植物、自然现象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初冬的特点和氛围。 首联“初冬天气暖,小似立春时”描述了初冬的天气特点。此时气温相对温暖,仿佛回到了春天的时候。这一句表现了初冬温和的天气特点,为全诗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氛围。 颔联“万树无多叶,千花试一枝”描述了初冬的植物景象。万树的叶子已经所剩无几,但仍有零星的花朵在枝头绽放。这一句展现了初冬萧条中仍蕴藏着生机的美景。 颈联“天红霜有信,星晕雨先期”通过自然现象表达了初冬的变化。红色的天空预示着降霜的到来,而星辰的晕圈则暗示着降雨的可能。这两句以自然的变化揭示了时间的推移,使读者感受到了初冬的气候特征。 尾联“怕见梅花发,愁怀未办诗”表现了诗人的心情。害怕看到梅花的开放,因为这让诗人感到自己的愁绪无法用诗句表达。这一句传达出诗人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使全诗的情感得以升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初冬即事》是宋代诗人周端臣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198年)。 在周端臣所处的时代,南宋政治腐败、军事疲弱,外患频发。然而,这并未影响他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这首诗中,周端臣以初冬为背景,描绘了万物凋敝的景象。他用“黄叶飘”和“疏林静”两个词句展现了初冬的自然景色,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态度。他以“落叶满长街”来形容初冬的萧条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总的来说,周端臣的这首《初冬即事》展示了他在面对困难时所表现出的坚韧品质和乐观精神,这也是他作品中最打动人的地方。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