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归园田居·其三

标题包含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陶渊明祖籍江西九江人,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宦家庭。他曾担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等小官,但他天性热爱自然,在任职...查看更多
长猫耳朵的羊咩咩
去完善

译文
在南山下种植豆子,杂草繁多而豆苗稀少。 早晨起来整理荒地,带着月光扛着锄头回家。 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傍晚的露水打湿了衣裳。 虽然衣服湿了也不可惜,只要不违背自己的心愿就好。
长猫耳朵的羊咩咩
去完善
释义
《归园田居·其三》注释: 1. 南山:指庐山。 2. 草盛豆苗稀:意指杂草繁茂,豆苗稀疏。 3. 晨兴:早晨起床。 4. 理荒秽:清理荒芜的地方,此处指清除田间杂草。 5. 带月荷锄归:带着月光扛着锄头回家。 6. 道狭:道路狭窄。 7. 草木长:草木生长繁茂。 8. 夕露:傍晚的露水。 9. 沾我衣:沾染我的衣服。 10. 不足惜:不值得惋惜。 11. 但使:只要能使。 12. 愿无违:意愿不违背。
长猫耳朵的羊咩咩
去完善
赏析
《归园田居·其三》是陶渊明的名篇之一,描绘了诗人躬耕田亩、自食其力的田园生活。这首诗以朴实自然的语言,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不屑。 首句“种豆南山下”,点明了农耕的地点和环境。诗人选择在山水之间,远离尘嚣,过起了简朴的田园生活。接下来的“草盛豆苗稀”则反映了诗人初涉农耕的稚嫩和生疏。尽管庄稼长得不够茂盛,但这并没有影响到诗人的心情,反而让他更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田园之乐。 次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展现了诗人勤劳质朴的品质。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不畏艰辛,辛勤耕耘。这种简单而充实的生活,让诗人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 后两句“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执着和坚定。虽然道路上杂草丛生,夜晚的露水也会打湿衣裳,但这些都不足为惜,只要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过上理想的生活,一切都值得。 整体来看,《归园田居·其三》通过描绘诗人在田园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展现了他淡泊名利、热爱自然的品质,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这种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也成为了中国文人墨客的一种精神寄托和文化象征。
长猫耳朵的羊咩咩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归园田居·其三》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东晋末年,公元405年左右。在这个时期,陶渊明的家境已经衰落,他的父亲在他少年时去世,家庭的重担落在了他身上。然而,陶渊明的政治抱负并未得到实现,他在仕途中屡次遭受挫折,这使他产生了对官场的厌恶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门阀士族掌握着国家政权,寒门士人很难有出头之日。陶渊明出身于寒门,他深知自己的政治抱负难以实现,因此选择了归隐田园的生活。同时,当时的社会风气也对陶渊明的选择产生了影响,许多人开始崇尚自然、淡泊名利的境界,这也是陶渊明选择在田园生活中寻找人生意义的原因。
长猫耳朵的羊咩咩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