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访子益

标题包含
访子益
拣得溪山住,三间草屋低。 坐贫忧酒债,废事悔棋迷。 壁坏何时补,诗成无处题。 留余余戒饮,白饭荐黄鸡。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汝鐩,字明翁,号紫霞山人,南宋词人。他的生平事迹并不十分详细,但我们可以从一些历史资料中了解到他的一些基本情况。 赵汝鐩是南宋时期的文人,他的诗词作品在当时有一定的影响力。他的诗风独特,语言质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我选择了这个乡村溪山来居住,仅有三间简陋的低矮茅屋。 贫穷的我坐在屋内忧虑着欠下的酒债,荒废了事情因沉迷于下棋而感到后悔。 墙壁破损不知何时才能修补,诗歌写成却不知何处可以题写。 还是尽量控制自己的饮酒量,用香喷喷的黄鸡和白米饭招待朋友们吧。
去完善
释义
1. 拣得:选择得到。 2. 溪山:溪流和小山,代指自然环境。 3. 三间草屋低:指诗人居住的简陋房屋。 4. 坐贫:因为贫困而闲坐。 5. 酒债:因喝酒而产生的欠债。 6. 废事:荒废事务。 7. 悔棋迷:后悔沉迷于下棋。 8. 壁坏:墙壁损坏。 9. 补:修补。 10. 无处题:没有地方写诗题字。 11. 留余余戒饮:指节制饮酒,留有剩余。 12. 白饭荐黄鸡:用白米饭和黄鸡肉招待客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访问子益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子益生活的同情和对自己的反省。诗人通过描述子益简陋的居住环境,表现了子益生活的清苦,同时以“坐贫忧酒债,废事悔棋迷”表达了对子益生活困境的理解和担忧。接着,诗人以“壁坏何时补,诗成无处题”的情景,进一步揭示了子益生活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其生活困境的关心。最后,诗人以“留余余戒饮,白饭荐黄鸡”作为结语,希望子益能够在困难中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许。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人性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赵汝鐩的《访子益》是一首描绘作者与友人欢聚、共谈世事的诗作。诗中所提到的“子益”是作者的友人,诗人在生活中遭逢动荡时期,在远离世俗纷扰的地方拜访这位友人,两人一起观山玩水,谈论国事。这首诗正是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对国家现状的思考与担忧的真实写照。 《访子益》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那是一个战乱频发、政治局势不稳的时期。此时,北方的金朝对南宋王朝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民生疾苦,民不聊生。在这种背景下,诗人赵汝鐩作为一个关心时政的知识分子,他的心境无疑受到了影响。 在这段时间里,赵汝鐩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曾在官场任职,但因不满当时腐败的政治风气而辞官回乡。在回乡之后,他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结成了忘年之交,时常相聚,共同探讨国家大事。这种经历使得他在创作这首诗时,能够真实地反映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此外,赵汝鐩所处的时代背景也与此诗密切相关。南宋末年,政治腐朽,官僚体制严重弊端,战争频繁,民众生活困苦。面对这样的现实,赵汝鐩作为一名忧国忧民的诗人,自然会产生强烈的忧患意识。这种意识在《访子益》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使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