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清明有怀

标题包含
清明有怀
春愁禁客况,夜梦绕天涯。淑景随流水,归心逐暮鸦。看书翻蠹叶,抚案落灯花。怅望松楸远,登临起叹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天的忧虑让人心神不宁,夜晚的梦魂飘荡在天边。美好的景色如同流水般流逝,思乡的情怀追逐着天边的暮色。翻阅书籍时翻开干枯的树叶,抚摸书桌时掉落了灯花。遥望远方的故乡,心中充满惆怅,登上高处发出感叹。
去完善
释义
1. 春愁:春天的忧虑或忧愁之情。 2. 禁:控制,抑制。 3. 客况:离家的旅人的境况。 4. 夜梦:夜间的梦。 5. 天涯:指极远的地方。 6. 淑景:美好的景色。 7. 流水:流动的水,此处指时间的流逝。 8. 归心:想家的心情。 9. 暮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10. 看书翻蠹叶:形容阅读书籍时翻动书页的动作。蠹叶,虫蛀的叶子,这里用来比喻被翻动的书页。 11. 抚案:抚摸桌子。 12. 落灯花:灯火将尽时,余烬落在灯罩上形成的灯花。 13. 怅望:失望地望着。 14. 松楸:墓地,此处代指故乡。
去完善
赏析
《清明有怀》是明代诗人陈天锡的一首描绘清明时节情感的诗歌。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和内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感慨时光的复杂情感。下面是对本诗的简要赏析: 首联“春愁禁客况,夜梦绕天涯”,以“春愁”开篇,揭示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春愁”往往代表着思乡、怀旧之情,而“禁客况”则表现出诗人离家在外、远离亲人的无奈与伤感。诗人以“夜梦绕天涯”表达自己对远方的家与亲人的无尽思念。 颔联“淑景随流水,归心逐暮鸦”,以“淑景”喻指美好的春光,同时暗示了时光流逝的无奈;“归心逐暮鸦”则以“暮鸦”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强烈的归家之情,以及对时光消逝、年华老去的感叹。 颈联“看书翻蠹叶,抚案落灯花”,通过描述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如看书时翻动的书页和抚摸书桌时落下的灯花,展现了诗人在清明节期间的寂寞心境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尾联“怅望松楸远,登临起叹嗟”,通过“怅望”和“起叹嗟”表达了对故乡亲人距离遥远的失落感,以及登上高处时因思念故乡而产生的哀伤之情。此处运用“松楸”一词,既表现了对故乡景物的怀念,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清明有怀》是明代诗人陈天锡在清明节期间创作的一首抒怀诗。这首诗表达了他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明嘉靖年间,陈天锡生活在明朝的一个相对繁荣时期。他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然而,他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没有取得功名。这使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 在这个时期,清明节已经成为人们悼念亲人、寄托哀思的重要节日。人们在这一天扫墓祭祖,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陈天锡在这首诗中,通过对清明节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他的哀思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