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都下偶成

标题包含
都下偶成
玉泉远接禁沟流,辇路春深碧草柔。细柳望迷秦女馆,清池学弄楚人舟。尊前艳态初疑月,云里新声欲变秋。不道有人骑瘦马,夕阳春树起高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玉泉连接着远方的禁沟流水,春日时节,皇帝的车驾行走在蜿蜒的辇路上,路边碧绿的小草显得格外柔软。遥望远处,仿佛能看到秦楼楚馆中的佳人在轻轻舞动,她们在池塘边划动着小船,嬉戏打闹。宴会上,那些美貌动人的歌妓舞动着华丽的衣裳,如同明月初升一般引人入胜。她们的歌声如行云流水,却又带着淡淡的哀愁,如同秋天里的天气一样多变。但谁又能想到,在这美好的景色中,有一位诗人骑着瘦弱的马儿,独自在夕阳下的春树间感叹着世事沧桑,心中升起无尽的忧愁。
去完善
释义
1. 玉泉:这里指北京颐和园的昆明湖水源。 2. 禁沟流:这里指皇城护城河的流水。 3. 辇路:皇帝驾临的道路。 4. 秦女馆:这里代指北京颐和园的佛香阁。 5. 楚人舟:这里代指颐和园昆明湖上的游船。 6. 尊:酒杯。 7. 骑瘦马:形容自己生活困顿,只能骑瘦弱的马。 8. 春树:春天里的树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郊外的景象。首联描述了作者所处的环境,玉泉的流水与皇家禁沟相连,春日的辇路被碧绿的嫩草覆盖。接着,诗中用“细柳望迷秦女馆”和“清池学弄楚人舟”两句展现了春天的宁静与美好。颔联通过对比月下花前的艳丽姿态与天空中的云彩和音韵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春天转瞬即逝的感慨。而尾联则引入了一个诗人骑马缓行的画面,在夕阳下的春树间,诗人感叹着光阴荏苒、年华老去的高远之愁。整首诗以质朴的语言将春日景色和个人情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营造了一种清新优美的意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都下偶成》是明代诗人陈天锡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年)。 在嘉靖年间,明朝正处于内外交困的时期。对内,社会矛盾激化,民众生活困苦;对外,边疆战火不断,民族矛盾尖锐。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陈天锡作为一位忧国忧民的文人,对国家的命运和民众的疾苦深感忧虑。 陈天锡本人曾是朝廷官员,但因不满朝政腐败、宦官专权等现象,辞官回乡。他在乡间过着清贫的生活,但仍然关注国家大事,关心民生疾苦。在这一时期,他写下了许多反映民间疾苦、揭露社会弊病、抒发忧国忧民之情的诗篇,如《都下偶成》等。 在《都下偶成》这首诗中,陈天锡以质朴的语言描绘了都城北京的繁华景象,同时也揭示了京城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悲惨境遇。通过对都城繁华与百姓苦难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愤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