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坡即事
人境得佳趣,青松处士家。成行看过雁,数点落归鸦。风动竹雕叶,秋高菊吐花。闲来媚幽独,吾志在烟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人在优美的环境中感受到愉悦,青松挺拔像一个隐士的家。整齐的大雁飞过天际,数只乌鸦落在远处归巢。微风吹动着竹叶,秋天到了菊花盛开。闲暇时享受这宁静的氛围,我的心向往着云彩和晚霞。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人境:泛指人间、尘世。
2. 青松:松树,此处借指隐逸的居住环境。
3. 处士:古时候称有才德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为处士。
4. 成行:排列有序的样子。
5. 过雁:飞过的雁群。
6. 数点:形容数目不多。
7. 归鸦:傍晚时分回巢休息的乌鸦。
8. 风动竹雕叶:风吹过竹叶的声音。
9. 秋高:秋季气温转凉,天空高远。
10. 菊吐花:菊花开放。
11. 闲来:闲暇时。
12. 媚幽独:欣赏孤独宁静的境界。
13. 烟霞:云雾,代指隐逸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西坡即事”为题,生动地描绘了秋日景色中的一片宁静田园风光。起首两句,“人境得佳趣,青松处士家”,不仅写出地点的优美,还点出了诗人的隐逸之志,诗人把自身理想化为松间隐者,颇有悠然自得之感。接着,诗人描述了雁群南飞和归鸦数点,展现了天空中动态的场景。接下来,他通过风动竹雕叶,秋高菊吐花等句子,详细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与衰败,同时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淡泊心境。最后两句“闲来媚幽独,吾志在烟霞”,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向往,甘愿过这种平淡、与世无争的生活。全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展现出一派平和寂静的乡村生活图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西坡即事》是南宋诗人陈天锡的一首诗作,创作于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的南宋时期。在这个时代,中国正处于南宋与金国的对峙阶段,战乱频繁,民生疾苦。
陈天锡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育,对儒家经典有深厚的理解。他成年后进入仕途,但由于战乱和政局动荡,他的官职并不稳定,曾数次被贬谪。这些人生经历使他对民间疾苦有深刻的体会,也对国家的命运忧心忡忡。
在创作《西坡即事》时,陈天锡正处在一个相对宁静的环境,他有机会观察身边的风土人情,思考人生的意义。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故土的眷恋,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百姓的生活状况和社会风气。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