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别桐城诸老席上作

标题包含
别桐城诸老席上作
七人五百有馀岁,高会尊前笑语哗。逸兴浓时过似酒,交情密处恰如家。朱颜鹤发明秋水,瑶句鱼笺动彩霞。明日马蹄衰草路,桐乡回首又天涯。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首诗描绘了七个朋友相聚一堂,共享欢乐的时光。他们在宴会上谈笑风生,兴致勃勃,如同美酒一般浓烈。他们的友谊深厚,彼此亲密无间,如同家人一般。诗中的“朱颜鹤发”和“瑶句鱼笺”分别比喻美好的容颜和智慧的诗篇。然而,明天他们将各奔东西,踏上漫长的旅程,回想起这段时光,心中难免有些惆怅。
去完善
释义
1. 桐城:地名,即现在的安徽省桐城市。 2. 朱颜鹤发:指容颜红润,白发如鹤羽。比喻老年人的精神风貌。 3. 瑶句:优美诗句的雅称。瑶,美好、珍贵之义。 4. 鱼笺:用鱼网制成的纸张,也代指书信。 5. 马蹄:指骑马奔驰。 6. 衰草:枯萎的草木。
去完善
赏析
本诗描述了诗人与六个朋友的聚会情景,席间谈笑风生,氛围浓厚。第一句通过数字“七人五百”强调年纪之和,暗含时光的流逝;第二句则是描绘他们的欢愉场景。接下来三、四两句以比喻方式表达了他们友谊的深厚和相聚时的欢乐气氛。第五、六句则以明喻和拟人手法描绘出他们的兴致和快乐。最后两句则表达分别后的思乡之情和对友谊的怀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造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别桐城诸老席上作》是明代诗人陈天锡的一首离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明朝弘治年间(1488-1505年)。 在明朝弘治年间,陈天锡作为官员,因公务赴任桐城。在这段时间里,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同事。然而,由于工作调动或个人原因,他不得不离开桐城,前往其他地方任职。在这样的背景下,陈天锡在告别桐城朋友的宴席上,感慨万分,写下了这首《别桐城诸老席上作》。 在这段时间里,明朝正处于弘治中兴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也有所发展。陈天锡作为一名官员,积极参与政务,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贡献。同时,他也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重视友情和道德修养。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