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滕玉霄韵

标题包含
次滕玉霄韵
自是男儿志四方,明时上国快观光。儒冠误我青绫被,人品还君白玉堂。取友平生半区宇,论诗今日得濠梁。岁寒只有梅和竹,风雪相看味更长。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毫无疑问,男儿应有四方之志,在繁荣昌盛的国家中尽情欣赏美景。可惜我被儒家理念误导,穿着青色丝织品的衣服,但我的人品可以让你登上白玉之堂。在我一生中结交的朋友遍布各地,今天我们谈论诗歌,仿佛置身于濠梁之上。冬天最冷的时候,只有梅花和竹子依然坚挺,它们在风雪中相互陪伴,品味更深的味道。
去完善
释义
1. 四方:指天下各地,这里引申为广博的社会经验。 2. 明时:政治开明的时代。 3. 上国:对某一地区的尊称,这里指中国。 4. 快观光:快速领略各种风光,喻意走南闯北的经历。 5. 儒冠:古代儒士戴的礼帽,这里借代读书人。 6. 青绫被:青色丝绸制作的被子,泛指精美的用品。 7. 白玉堂:用白玉砌成的殿堂,泛指富贵人家或朝廷。 8. 取友:结交好友。 9. 半区宇:一半地区的朋友。 10. 论诗:谈论诗歌创作。 11. 濠梁:濠水和桥梁,比喻朋友间的交流之地。 12. 岁寒:寒冷的季节,喻指困难的处境。 13. 梅和竹:梅花和竹子,寓意坚韧不屈的品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次滕玉霄韵》以豪放的诗句展示了陈天锡的壮志与才情。首联“自是男儿志四方,明时上国快观光”,表达了诗人志在四方的豪情与对祖国繁荣的自豪。颔联“儒冠误我青绫被,人品还君白玉堂”,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和人格尊严的坚守。颈联“取友平生半区宇,论诗今日得濠梁”,抒发了诗人广交天下好友、探讨诗歌真谛的热忱。尾联“岁寒只有梅和竹,风雪相看味更长”,以梅竹比喻坚韧的品质,传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定信念。整首诗韵律流畅,意境开阔,展现了陈天锡高远的志向和坚定的信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滕玉霄韵》是南宋诗人陈天锡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末年,大约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之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南宋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封建王朝。 在这个时期,陈天锡作为南宋的一位文人,他的生活受到了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南宋是一个政治腐败、军事软弱的时代,由于金兵的入侵,国家正处于危亡之中。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文人士大夫都对国家的未来感到担忧,他们的作品也反映了这种忧虑。 陈天锡的这首诗《次滕玉霄韵》就是他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他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忧。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忠贞爱国精神的赞美,以及对国家兴旺的热切期望。这首诗虽然篇幅不长,但充分展现了陈天锡的才情和家国情怀,成为了南宋时期文学创作的典范之作。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