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题
燕子知时节,还寻旧宇归。
新人方按曲,不许傍帘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燕子理解季节的变换,适时回归故居。新房里的女子正弹奏曲子,不让燕子靠近窗帘。
去完善
释义
【注解】
1. 燕子:家燕的通称。
2. 时节:季节。
3. 宇:屋檐。
4. 新人:指新娶的妻子或新嫁入的人。
5. 按曲:按照乐曲的节奏演奏或唱歌。这里指的是弹奏音乐。
6. 许:允许。
7. 傍帘:靠近窗帘。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燕子为主角,展现了燕子的敏锐直觉和人类社会的复杂。首句“燕子知时节”表现了燕子的智慧和对季节的敏感把握,它们能够察觉到春天的到来并准时返回故地筑巢繁衍后代。这种洞察力和预知性正是诗人赞美燕子的原因之一。接下来的“还寻旧宇归”则是强调燕子的忠实信念,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它们始终坚持返回原来的巢穴。
第二句诗则引入了新的角色:新人。这里的“新人”既指新嫁娘,也可以理解为乐府中的新妇。这句诗是描绘了新人正在帘幕后面按照曲调弹筝的情景。诗人通过描绘这一场景,不仅表现出新人对音乐的热爱和才华,也暗示出新人虽然身份尊贵但内心孤独的情绪。这与燕子的自由飞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尾句“不许傍帘飞”是诗人的感慨,他感叹燕子的自由无拘与新人受到的限制之间的巨大差异。虽然燕子受到人类的宠爱,但在某种程度上,它们还是不能像人类一样享受到自由的愉悦。这一句是整首诗的主题,也是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反思。这首诗通过燕子的生动形象,反映出现实生活中人们难以触及的理想境界,同时揭示了生活中的种种无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偶题》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李师中的传世之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可以确定在宋仁宗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左右,这一时期是北宋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的时期。
李师中本人在当时是一位身居高位的文臣,他历任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左丞、工部尚书等职,参与过许多重大的政治决策。然而,由于他的刚正不阿和对时政的批评,使他遭到了排挤和打压。这种复杂的政治环境对李师中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沉思以及对生活的热爱。李师中借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无奈。此外,他还用田园生活作为对照,反衬出自己在官场的孤独和迷茫。这首诗传达了作者对人世沧桑的独特见解,同时也揭示了北宋中期知识分子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