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五言诗三首 其一

标题包含
五言诗三首 其一
人生譬朝露。世变多百罗。茍必有终极。彭聃不足多。仁义浇淳朴。前识丧道华。留弱丧自然。天真难可和。郢人审匠石。钟子识伯牙。 真人不屡存。高唱谁当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嵇康(224年-234年),字叔夜,是三国时期魏国的著名文学家、音乐家和哲学家。他生于魏国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家族世居魏晋士族豪门。 嵇康在少年时期,便才华横溢。他的文学才能尤为突出,所作诗文沉...查看更多
茉莉温馨
去完善

译文
人生短暂如朝露,世事多变似百罗。若求永恒之道,彭聃之寿亦寻常。仁善礼义渐损淳厚,先见者失却道德精华。柔弱无为之道衰微,天然本真难再和睦。聪慧之人皆知技艺高低,知音之士方能识得伯牙之才。真人难得常存世间,高处歌声谁能和应?
茉莉温馨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朝露:比喻短暂的人生。 2. 百罗:指各种各样的变化。 3. 彭聃:古代长寿之人,彭祖和聃尧。这里表示长寿之意。 4. 浇:破坏,消减。 5. 淳朴:质朴敦厚。 6. 道华:道德的华美。 7. 留弱丧自然:形容人为的保留柔弱违背了自然之道。 8. 天真:指人的本性。 9. 和:顺应。 10. 郢人审匠石:郢人,楚国都城的人;匠石,巧匠。这是说郢人能够欣赏匠石的高超技艺。 11. 钟子识伯牙:钟子期能理解伯牙的音乐。这里是说真正了解自己的人难得。 12. 真人:道家所说的得道之人。 13. 高唱:高亢的歌,比喻高尚的情操。
茉莉温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朝露”比喻短暂的人生,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的感慨。同时,诗人通过对比彭聃等人的道德观念与真人的境界,揭示了世俗礼教对人性的扭曲与束缚。诗人认为,真正的高尚品质并非表现在繁文缛节中,而是在于回归自然、保持纯真的内心世界。这种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无疑反映了诗人对于人性本质的深度思考。
茉莉温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五言诗三首 其一》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音乐家嵇康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220年至280年之间,即三国时期。 在这个时期,嵇康的人生际遇颇为丰富。他出生于士族家庭,自幼聪颖过人,博学多才。成年后,嵇康成为了曹魏政权的重要官员,但因不满政治腐败而辞官归隐。然而,他的才华和声望使他无法完全远离政治纷争,最终被卷入了一场权力斗争,最终因谋反罪被处死。 这个时代的相关背景知识主要包括三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和政治斗争。当时,中国正处于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战乱频繁。嵇康所在的曹魏政权虽然名义上统一了北方,但实际上内部矛盾重重,政治腐败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嵇康的遭遇和他的诗歌创作都受到了深刻的影响。
茉莉温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