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腊月

标题包含
腊月
腊月二十五,人家祓旧年。 山人无可祷,睡著不知天。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崇嶓(1895-1970),字子云,号竹君,浙江绍兴人。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书法家和诗人。 赵崇嶓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在青年时期就展现出非凡的才华,曾就读于北京大学文学院,...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家家户户都在为除旧迎新做准备。我这山居隐士没什么可以祈求的,就让我安睡吧,浑然不觉天地间时光的流转。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腊月:农历十二月。在古代,“腊”是岁终祭神祭祖的活动,故有“腊”之称。 2. 二十五:农历腊月二十五是驱疫祈福的“扫舍日”。 3. 人家:普通百姓家。 4. 祓:古代的一种除邪去疾的仪式。这里指扫除过去一年的不祥之物。 5. 旧年:去年,上一年。 6. 山人:在山中隐居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7. 可:可以。 8. 祷:祈祷,向神祈求。 9. 睡著:睡觉。 10. 不知天:不知道时间的流逝。
去完善
赏析
《腊月》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腊月的悠闲生活,表现了他隐逸山间的超脱心境。首句“腊月二十五,人家祓旧年”描述了诗人所在的腊月二十五日,人们都在忙着除去旧年的不祥,准备迎接新的一年。然而,对于山中隐士而言,他们并无需要祈求的事务,因此可以安心地入睡,不闻世事,达到与天地合一的境地。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尘世喧嚣的淡泊和山林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在保持自我内心平静的同时,也欣赏着自然界的美好与宁静。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腊月》是宋代诗人赵崇嶓的一首描绘冬日景象的诗歌。这首诗创作于宋哲宗元祐年间(1086-1094年)。 在创作这首《腊月》诗时,赵崇嶓正值人生的中年期,他仕途通达,历任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等要职。然而,尽管他在官场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他的内心却充满忧虑和惆怅。这主要体现在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在宋哲宗元祐年间,北宋政治相对稳定,经济较为繁荣。但是,随着西夏的崛起以及辽国的威胁,北方边境的压力日益增大。在这种背景下,赵崇嶓作为一个关心国家命运的士人,他的担忧之情也体现在了这首诗中。 在这首诗中,赵崇嶓通过对腊月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的乡愁和对故乡的眷恋。同时,他也通过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表达了他对世事无常的忧虑。这种情感既体现了他对故乡的热爱,也反映了他作为一个士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