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秾华

标题包含
秾华
秾华侈春艳,松柏凌霜雪。 芳时若转盼,万族畏销歇。 人生金石交,所贵在黄发。 同衾异寒燠,抱蕴应未察。 贫贱张与陈,利达胡与越。 安得皎洁心,长年似明月。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崇嶓(1895-1970),字子云,号竹君,浙江绍兴人。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书法家和诗人。 赵崇嶓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在青年时期就展现出非凡的才华,曾就读于北京大学文学院,...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繁花盛开春意浓,松柏傲立冰雪中。 美好的时光稍纵即逝,万物生长怕停歇。 人生真挚的友谊,如同金石般珍贵,源于长久的岁月。 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冷暖不同,彼此内心的情感却难察觉。 贫穷和地位的差异,犹如南北两地的胡与越人。 但愿我们都能有一颗纯净的心,像明月一样恒久照耀。
去完善
释义
注释如下: 1. 秾华:繁茂的花朵,这里指春天盛开的鲜花。 2. 侈:繁多。 3. 春艳:春天的艳丽景色。 4. 松柏:松树和柏树,常用来象征坚韧和不朽。 5. 凌霜雪:经受住风霜雨雪的考验。 6. 芳时:美好的时光。 7. 转盼:转眼间。 8. 万族:各种生物。 9. 畏:畏惧,害怕。 10. 销歇:消失,停止。 11. 金石交:形容友情深厚,如同金石般坚固。 12. 黄发:黄颜色的头发,古人认为这是长寿的象征。 13. 衾:被子。 14. 寒燠:冷暖。 15. 抱蕴:心怀抱负。 16. 应:应当,应该。 17. 未察:没有察觉到。 18. 张与陈:指的是两个姓氏的朋友,这里代指朋友。 19. 利达:利益和通达,指世俗的成功。 20. 胡与越:古代的两个地区名,这里代指不同地域的人。 21. 安得:如何才能得到。 22. 皎洁心:纯洁的心地。 23. 长年:长久,永恒。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独特的视角,展现了自然与人生的相互映照。诗人以“秾华侈春艳,松柏凌霜雪”开篇,描绘出春天的繁华和松柏的坚韧,形成鲜明对比。接下来,诗人又以“芳时若转盼,万族畏销歇”表达了美好时光转瞬即逝,万物皆惧消融的感慨。 在“人生金石交,所贵在黄发”中,诗人借喻人生的珍贵友谊,认为应该珍惜老年时期的纯洁友谊。而后两句“同衾异寒燠,抱蕴应未察”则通过描述冷暖不同的境遇,表达了人们往往忽视内心怀抱的温暖。 在后半部分,诗人笔锋一转,指出生活中有贫富差距和社会地位的不同,“贫贱张与陈,利达胡与越”揭示了这种现象的存在。最后,诗人寄予美好的愿望:“安得皎洁心,长年似明月”,希望能拥有纯洁如明月般的心境,度过漫长的人生岁月。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富有哲理的笔触,揭示了生活的真谛,引导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一颗纯净的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秾华》是宋代诗人赵崇嶓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可以确定在宋朝中期,也就是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之间。 在这个时期,赵崇嶓作为一位文人墨客,生活在一个繁荣的文艺氛围之中。他与其他文人士大夫一样,热衷于文学创作,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作充满了浓厚的个人色彩,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关怀。 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期,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文化艺术也得到了繁荣发展。然而,这个时期的政权更迭频繁,政治局势动荡不安,这也影响了赵崇嶓的创作心态。 在这种背景下,赵崇嶓写下了《秾华》一诗。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以及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