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
赤水分珠树,薰风送麦秋。
蜀都春气早,汉苑夏阴稠。
庙荐清和候,恩颁侍从流。
楚昭萍已剖,韩嫣弹争投。
沆瀣滋芳液,醍醐助品羞。
玉盘光宛转,全拟付歌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红色的河流分开了珠子般的树木,初夏的风吹送了金黄的麦子。
蜀地的春天来得很早,汉代宫殿里的夏天绿意浓郁。
祭祀在清明时进行,皇恩赐给了朝中的官员。
楚昭萍已经破开,韩嫣的弹珠争抢投掷。
清凉的气息滋润了芬芳的液汁,醍醐增强了食物的品味。
玉盘上的光芒婉转流淌,全部用来烘托美妙的歌声。
去完善
释义
1. 赤水:四川盆地的一条河流。
2. 分珠:古人将珍珠分开的礼仪,这里指樱桃像珍珠一样。
3. 薰风:夏季微风,气温适中。
4. 麦秋:麦子成熟的季节。
5. 蜀都:指成都。
6. 汉苑:汉朝的皇家花园。
7. 清和候:立夏时节。
8. 恩颁:皇上赐予的恩典。
9. 侍从流:皇帝身边的官员。
10. 楚昭萍已剖:楚昭王宴请赵惠王时,用切好的萍片来比喻切好的樱桃。
11. 韩嫣弹争投:韩嫣为汉武帝时期大臣,擅长弹弓,曾用樱桃作为弹弓的弹药。
12. 沆瀣:露水。
13. 醍醐:传说中的美酒。
14. 品羞:美食。
15. 全拟:全部准备。
16. 歌喉:唱歌的声音。
去完善
赏析
《樱桃》这首诗通过对樱桃树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开篇两句“赤水分珠树,薰风送麦秋”,形象地描述了樱桃成熟的景象,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接下来的四句,诗人分别提到蜀都、汉苑的繁荣景象,以及庙荐和恩颁的盛况,进一步强调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的后半部分则用楚昭、韩嫣等典故,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感慨。“沆瀣滋芳液,醍醐助品羞”,描述了樱桃的美味,使得读者仿佛能品尝到樱桃的滋味。最后两句“玉盘光宛转,全拟付歌喉”,则意味着将樱桃的美好分享给更多的人,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樱桃》刘筠是北宋诗人刘筠在晚年时期所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樱桃成熟时的景象,以及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生活的感慨。刘筠生活在北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的文化盛世,但同时也是一个文人士大夫普遍感到压抑的时代。在这种背景下,刘筠的诗歌创作充满了对人生际遇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讽刺。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