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山夜发湖中
广泽去无边,夜程风信偏。
疎星遥抵浪,远烧似迎船。
响岳猿相次,翻空雁接连。
北归家业就,深处更逾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广漠的海域一望无际,夜晚航行时风向略显偏颇。
稀疏的星光远远地映照在海浪上,远方的篝火好像在欢迎船只的到来。
响彻山谷的猿猴啼鸣依次传来,天空中翻飞的鸿雁连绵不绝。
等到回到北方的家业已成,再在山野深处度过更多的岁月。
去完善
释义
1. 广泽:广阔的水面,这里指湖泊。
2. 风信:风向,亦即风的力量强弱。
3. 疏星:稀疏的星星,形容天空中星辰稀少。
4. 遥抵浪:在远处与波浪相抵。
5. 远烧:远方的火光。
6. 响岳:回荡的山间声音,这里指的是猿猴的叫声。
7. 家业:家庭产业,这里指作者自己的事业。
8. 深处:深入山林之中。
9. 逾年:超过一年,这里表示时间很长。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家远行、夜晚扬帆启航的景象和心境。诗人以广漠无边的湖泊为背景,展现了辽阔的空间感。通过夜行舟楫、遥抵疏星、远望渔火等景象,诗人表达了旅途的孤寂和对远方的向往。在诗的结尾,诗人提到“北归家业就,深处更逾年”,透露出他远离家乡是为了完成事业,而身处偏远之地也是生活的必然选择。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满了孤独、无奈和对未来生活的期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归山夜发湖中》是明朝诗人许彬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年)。在这个时期,许彬因文才出众而被荐举进入官场,担任翰林院编修、国子监祭酒等职,负责皇家典籍的编撰和学术教育事务。
在许彬所处的时代,明朝刚刚建立,社会政治稳定,经济逐渐恢复。朱元璋大力推行儒家文化,重视科举选拔人才,推动了文学艺术的繁荣发展。许彬作为当时的一名文人官员,他的人生际遇充满了学问与宦海沉浮。虽然身居高位,但他始终保持着文人特有的清高与淡薄名利之心。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连夜离开繁华京城,回到山中故居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宁静山林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士人阶层普遍存在的隐逸思想以及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