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经李翰林庐山屏风叠所居

标题包含
经李翰林庐山屏风叠所居
放逐非多罪,江湖偶不廻。 深居应有谓,济代岂无才。 叠巘晴舒障,寒川暗动雷。 谁能续高兴,醉死一千杯。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流放并非因为罪行严重,只是偶尔没有返回世俗生活。 隐居于深山中,应当有被理解的理由,救世之才又岂能没有? 晴朗的日子里山峦起伏如同屏障,寒冷江面上水下暗涌如雷声。 谁能继续我高远的兴致,醉死在千杯美酒之中。
去完善
释义
1. 放逐:指被贬谪到边远地区。 2. 江湖:指长江和鄱阳湖一带。 3. 偶:偶然。 4. 不廻:不回,指不再回朝廷。 5. 深居:指在庐山深处居住。 6. 谓:言论,观点。 7. 济代:帮助国家渡过难关。 8. 叠巘:重叠的山峰。 9. 晴舒障:阳光照射下如同屏风般展开的美景。 10. 寒川:寒冷的河流。 11. 暗动雷:指水声如雷鸣。 12. 续高兴:继续高远的志趣。 13. 一千杯:极言饮酒之多。
去完善
赏析
本诗描述了诗人对李翰林(李白)居住环境的赞美和对他的崇敬之情。首联表达了诗人认为李白并非因罪而被流放,而是在江湖中游荡偶然没有返回。颔联则传达出虽然李白深居简出,但他的才能足以帮助国家和社会。接着在颈联中,诗人描绘了庐山屏风的壮丽景色,晴天的山峦如同一道道的屏障,而寒冷河流的涌动则犹如雷声一般。尾联以反问的方式表达出没有人能接替李白的豪情壮志,只有用无尽的饮酒来怀念这位伟大的诗人。整首诗通过对李白的评价和庐山的描绘,展示了诗人的才情和敬仰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经李翰林庐山屏风叠所居》是由唐朝诗人许彬创作的一首描绘庐山风光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此时正值唐朝盛世的末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都达到了顶峰。 在这个时期,许彬作为一位文人墨客,经常外出游历,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游览了庐山的许多名胜古迹,对庐山的美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这首诗中,他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在许彬所处的时代,唐朝的文化氛围非常浓厚,诗歌创作得到了高度的重视。许多文人墨客都以诗歌为媒介,表达自己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思考。许彬也不例外,他在游历过程中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篇,其中就包括这首《经李翰林庐山屏风叠所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