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滕彦道赴浙东参议
辍自鹓行第一流,笑谭幕府卧青油。
兰亭陈迹犹堪赋,禹穴奇书尚可求。
丞相开藩多暇日,省郎为介借前筹。
独怜无用沟中断,深羡千岩万壑游。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出自杰出文人之列,谈笑间展示才华横溢。
兰亭旧址仍可作诗赋,禹山奇书尚待挖掘。
作为宰相治理政务之余,尚有闲暇时光与友人分享,心生羡慕那些能畅游于山水之间的人们。
去完善
释义
1. 辍自:这里指离开自己现在的工作岗位。辍,停止,中止。
2. 鹓行:原意是形容众多的官员朝会时按等级排成的队列,这里是借用这个意思来表示滕彦道的职位层级较高。
3. 第一流:这里指的是高级职位或最高等级。
4. 笑谭:谈笑风生地谈论。谭,同“谈”。
5. 青油:这里应该是指一种用青桐油制成的灯油,暗示室内光线明亮。
6. 兰亭:位于浙江绍兴兰渚山,王羲之曾在此创作著名的《兰亭序》。
7. 陈迹:过去的事情或事物。
8. 禹穴:相传大禹治水时的居住地,具体位置有争议,此处可能指浙江绍兴的禹陵。
9. 奇书:珍贵的书籍。
10. 丞相:古代辅佐皇帝的官员,这里可能指当时的宰相或其他高级官员。
11. 开藩:封建时期在地方设置藩国,藩王受命管理当地政务。这里的开藩指的是设立地方政府。
12. 省郎:中央政府的官员,这里可能指滕彦道在省内的职务。
13. 为介:担任媒介、中间人的角色。
14. 借前筹:借用前人的策略和建议。
15. 无用沟中断:这里可能是诗人表达自己处境不佳,感叹仕途受阻。沟中断,道路阻塞的意思。
16. 深羡:深深地羡慕。
17. 千岩万壑:形容地势险要、风景秀丽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李洪写给他的朋友滕彦道的离别诗。李洪以较高的声望被任命为浙江东路的参议,而滕彦道则要去上任的地方任职。从诗的内容看,他们两人的友情很好,分别时都有深厚的感情。首句“辍自鹓行第一流”描绘了滕彦道在朝廷的地位,即使在这样的高位上离职,也依然谈笑风生,显示出他豁达的人生态度。接着,诗人用“笑谭幕府卧青油”一句来描述他们的交往,表达出他们对这次离别的乐观态度。“兰亭陈迹犹堪赋,禹穴奇书尚可求”则是表达了对滕彦道未来的期许和祝福,希望他在新的工作岗位上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而后两句“丞相开藩多暇日,省郎为介借前筹”则是诗人对自己工作的感慨和对朋友的鼓励。最后,诗人用“独怜无用沟中断,深羡千岩万壑游”表达了对他自己无法与友人同游的遗憾,同时也表现出他对滕彦道未来的期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送滕彦道赴浙东参议》,是南宋诗人李洪在送别友人滕彦道赴任浙江东路参议时所作。诗作于南宋时期,大约在宋宁宗庆元四年至嘉定三年之间(1198-1210年)。
南宋时期,国家局势相对稳定,但内部矛盾仍然突出。作为文人墨客,李洪和其他诗人一样,对社会现实有所关注。在这一时期,他目睹了国家政治的腐败、官场的黑暗以及民众的苦难。他的许多诗篇都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友人的劝诫。
在与李洪有关的这个时代背景下,南宋经济和文化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诗歌领域也涌现出一批富有才华的诗人,如陆游、辛弃疾等。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南宋诗坛的繁荣。然而,这个时期的诗歌创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朝廷和文人士大夫的束缚。
在这首诗中,李洪以送别为契机,表达了与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即将赴任的地方——浙东地区的关切之情。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浙东地区的美丽风光,以及对友人寄予厚望,希望他在新的职位上能够有所作为。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