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灵泉览古

标题包含
灵泉览古
灵馆骊山下,开元迹尚遗。 莲穿喷玉溜,字缺照人碑。 古殿天姿晦,真工石像奇。 羽衣沉旧曲,锦雁失前池。 不见长生鹿,犹看连理枝。 辞雄小杜句,意尽老陈诗。 治乱由斯监,贤愚共一悲。 时君自奢俭,绣岭此何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韩琦(1008年-1075年),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属河南安阳市)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韩琦出身名门世家,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韩琦中进士,步入仕途。历...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骊山下的华美道观,开元盛世的痕迹仍在。 莲花池上流水如白玉般喷洒,照人碑上文字已经斑驳。 古老殿堂显得昏暗不明,而石像工艺却充满奇妙。 那华丽的羽衣已沉于历史深处,曾经华美的大雁也早已迷失于前庭。 如今没有看见长寿的白鹿,但依然可见繁茂的连理枝。 辞藻壮丽的杜牧诗句,诗意与情感皆尽完美。 在此,我们共同感受治乱之鉴,无论贤能或愚蠢,共同的悲喜交织于此。 但当时的君主自己挥霍无度,怎知繁华的背后藏着多少辛酸血泪?
去完善
释义
1. 灵馆:指华清池,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 2. 开元: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共计29年,是唐朝极盛的时期。 3. 玉溜:喻泉水清澈如玉。 4. 字缺:指唐碑因年代久远而字迹剥落。 5. 天姿:这里形容古殿与四周环境和谐统一的自然美。 6. 真工:技艺高超的石匠。 7. 羽衣:即霓裳羽衣舞,唐代著名舞蹈。 8. 锦雁:指华丽的大雁形象石刻。 9. 长生鹿:指骊山下的白鹿,是唐明皇求仙长生不老的象征。 10. 连理枝:指两株树枝紧密相连的植物,象征恩爱夫妻或深厚友情。 11. 小杜句:指杜甫的诗句。杜甫有《丽人行》等作品描绘了唐朝上层社会奢侈的生活场景。 12. 陈诗:指陈子昂的诗。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抒发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深沉感慨。 13. 绣岭:这里代指华丽的宫殿园林,借指唐玄宗时期的繁华景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灵泉览古”,诗人韩琦通过对骊山下的灵泉庙的游览和观察,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忧虑。 首联点题,明确了地点和环境:灵泉庙在骊山之下,留下了开元盛世的痕迹。颔联描绘了灵泉庙的景象:泉水从石缝中喷涌而出,如同莲花般绽放;石碑上的字迹已经模糊,但仍能照亮人心。颈联进一步渲染了灵泉庙的古老氛围:古殿因年久而显得昏暗,石像栩栩如生、充满奇特之美。 接着诗人笔锋一转,描述了灵泉庙的变化:曾经的仙乐早已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中,水池里的荷花也不复往昔之繁茂。然而,这并没有磨灭历史的记忆,诗人仍然看到了曾经的美好:虽然不再有长生鹿出现,却还能看到象征爱情的连理枝。 紧接着,诗人引用杜甫的诗句来表达他对历史教训的思考,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历史中的繁荣与衰落并非完全因为人事,而其中展现的人性的善恶也让人悲伤。尾联则意味深长地指出:无论时代如何更迭,人性如何变异,作为君主应该从自身做起,以节俭为美德,而不是一味追求奢华,因为这一切,骊山脚下的灵泉庙都已经见证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灵泉览古》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韩琦创作的一首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怀古之情的诗篇。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北宋时期(960-1127年),具体时间不详。 在韩琦生活的时代,北宋王朝正处于国势强盛、文化繁荣的时期。作为一位颇有政治抱负的文人,韩琦先后担任三朝宰相,积极参与国家治理,致力于改革和完善政治制度。然而,随着社会矛盾的加剧,北方边疆危机四伏,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也愈演愈烈。韩琦在国家治理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压力和挑战。 在这一时期,北宋文学发展迅速,诗坛上涌现出了许多著名诗人,如苏轼、王安石等。他们的诗歌作品风格各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受此影响,韩琦在文学创作上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尤以山水田园诗和咏史怀古诗为代表作。这些诗篇不仅展现了韩琦深厚的文学素养,还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历史变迁的反思。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