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夏日溪堂

标题包含
夏日溪堂
村居无广厦,松竹自成阴。长日林中卧,风枝落布衾。时怜野渔唱,复爱幽蝉吟。孤酌还乘兴,临流理素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乡村没有豪华的房子,松树和竹子自己形成了一片阴影。在树林里长久地躺着,风吹动的树枝使得被子落下。时常听到野外渔夫的歌唱,又喜欢听那孤独的蝉鸣。独自喝着酒还能够兴致勃勃,在河边整理着白色的琴。
去完善
释义
1. 广厦:高大的房屋,这里指大房子。 2. 松竹:松树和竹子,这里泛指植物。 3. 自:自然。 4. 成阴:形成树荫。 5. 长日:漫长的白天。 6. 林中:树林中间。 7. 风枝:被风吹动的树枝。 8. 落布衾:指风吹动树枝,叶子落在布衾上。 9. 时:不时,有时候。 10. 野渔唱:野外渔民的歌声。 11. 复:又,再。 12. 爱:喜欢。 13. 幽蝉吟:指的是幽静的树林中的蝉鸣声。 14. 孤酌:独自喝酒。 15. 乘兴:顺应兴致。 16. 临流:靠近溪流。 17. 理素琴:整理弹奏古琴。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景象,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松竹、风枝、野渔和幽蝉等元素,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的夏天午后,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妙与宁静。首联点明村居环境的简陋,但通过松竹的自成阴,暗示了自然的和谐与生机。颔联则描绘了在树林中长日闲卧,风吹树枝落下覆盖在身上的画面,生动地展现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互动。颈联用“时怜”和“复爱”表达了作者对乡野之趣的欣赏,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寄情山水的悠然心态。尾联则以“孤酌”、“乘兴”和“临流理素琴”来表达诗人自得其乐的心境,显示出诗人的超脱与潇洒。整首诗以诗人的视角为引导,带我们领略了一番乡村夏日的美好景色,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的高雅志趣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夏日溪堂》是宋代诗人潘纬所创作的一首描绘夏日溪边景致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宋宁宗时期(1194-1224年)。 在创作这首诗时,潘纬正处于其人生的相对平静期。在此之前,他曾因为生活困顿而不得不以卖药为生,后又因为学识渊博而被举荐为官员,但因不愿迎合权贵而辞官归隐。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对夏日溪边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其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在宋宁宗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这一时期,文人墨客们热衷于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以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潘纬作为这一时期的诗人,深受时代风气的影响,他的作品也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文学特点。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