銮江秋暮
家远信音稀,怀归未得归。途穷剑空在,性懒念多违。旅馆午寒闭,江城秋雪飞。还惭京兆客,何事泣牛衣?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家里离得很远,信息传递不频繁,心中想要回家却难以实现。即使身处困境,仍有宝剑相伴;天性懒惰,时常违背信念。旅馆中弥漫着寒冷的气息,让人躲进屋内;江城的秋天飘起了白雪,漫天飞舞。比起那些权贵之人,我感到羞愧;为何我会因为困境而哭泣呢?
去完善
释义
《銮江秋暮》潘纬:这是一首描述离家在外、思乡心切的古诗。以下是注释:
1. 銮江:指的是长江上游的一段,位于今重庆市涪陵区一带。
2. 信音:指书信或消息。
3. 怀归:思念家乡,希望回家。
4. 途穷:道路走到尽头,比喻处境困厄。
5. 剑空在:意指虽然佩剑在手,却无用武之地。
6. 性懒:性格懒散,不爱活动。
7. 念多违:愿望难以实现。
8. 旅馆:外出临时住宿的地方。
9. 江城:指沿江的城市。
10. 秋雪飞:秋天的雪景。
11. 京兆客:指游子离家在外。京兆是古代长安的别称,这里用来泛指京城。
12. 牛衣:用草或麻编成的蓑衣,这里用来形容旅人的贫寒。
去完善
赏析
《銮江秋暮》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外漂泊的艰辛和思乡之情。首联“家远信音稀,怀归未得归”抒发了诗人离家遥远,书信难通,无法回家的心情。颔联“途穷剑空在,性懒念多违”则表达了诗人面临困境,虽有心奋发但难以实现的无奈。颈联“旅馆午寒闭,江城秋雪飞”形象地描绘出秋日寒冷的天气以及旅途中的寂寥。尾联“还惭京兆客,何事泣牛衣?”则在感叹自己身在异乡的同时,质疑为何会因困苦而落泪,传达出了诗人面对困境的自我勉励与坚定意志。全诗情感真挚,表现了诗人强烈的思乡情怀和坚定的意志品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銮江秋暮》是唐代诗人潘纬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具体创作时间无法确定,但从诗句内容来看,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黄昏时的景色和作者内心的感受。
在这一时期,潘纬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他在唐朝的科举考试中多次落第,未能获得功名,这对他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困扰。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对文学的追求,反而更加坚定地投入到诗歌创作中。这首《銮江秋暮》正是他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在唐朝中期,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较为繁荣。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唐朝逐渐走向衰落,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文人志士开始对现实产生不满,希望通过文学创作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的关切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潘纬作为其中的一员,也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笔触,描绘出了他对时代的观察和理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