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乔牌儿_别情凤求凰
别情
凤求凰琴慢弹,莺求友曲休咀,楚阳台更隔着连云栈,桃源洞在蜀道难。
【搅筝琶】无边岸,黑海也似那煎烦。愁万结柔肠,泪双垂业眼。泪眼与愁肠,直熬得烛灭香残。更阑,望情人必然来梦间,争奈这枕冷衾寒。。
【落梅风】粘金雁,亸翠鬟,想不曾做心儿打扮。近新来为咱情绪懒。不梳妆也自然好看。
【沉醉东风】风铃响猛猜做佩环,柳烟颦只疑是眉攒。想犀梳似新月牙,忆宫额似芙蓉瓣,见桃花呵似见他容颜,觑得越女吴姬匹似闲,厌听那银筝象板。
【本调煞】相思成病何时慢,更拚得不茶不饭,直熬个海枯石烂。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分别之情
凤凰相互追求时慢慢弹琴,黄莺寻找朋友时别吱声。楚阳台被层层叠叠的栈道所隔离,而桃花源则隐于蜀道之间。
【弹奏起】无尽的海岸,就如同黑色的海洋煮沸了烦恼。愁绪郁结如丝,眼泪如雨滴不断。眼中的泪水与心中的忧愁,一直燃烧着直至蜡烛熄灭,香气消散。夜晚渐渐深了,希望心上人能在梦中出现,奈何枕头和被子都如此寒冷。
【梅花落下】信鸽上贴着金色的羽毛,头发低垂绿色的发髻。我猜想她或许没有精心打扮过。即使没有梳妆,她看起来依然非常美。
【沉醉东风】风吹动风铃的声音如同她的玉佩环,柳树的烟雾好像她紧皱的眉头。想象她那犀牛角梳子如新月,回忆她的额头如盛开的芙蓉花瓣。看到桃花就仿佛看到了她的面庞,眼前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平常,甚至觉得其他的美女也都不过如此,只是不想听到那银筝和象板的声音。
【最后的音符】相思成疾,什么时候才能减轻痛苦?宁愿不吃不喝,只愿能等到海枯石烂的那一天。

去完善
释义
1. 凤求凰:古琴曲名,传说为春秋时杰出音乐家司马相如弹奏。相传他在卓王孙宴会上以一曲《凤求凰》赢得了才女卓文君的爱情。后来两人私奔到成都。
2. 莺求友:乐曲名。借黄莺鸟寻找朋友比喻男女之间热烈的爱情追求。
3. 楚阳台:古代楚国首都的阳台,这里借指爱情的发生地。
4. 连云栈:在陕西省宝鸡一带,有一段地势险峻的栈道称为连云栈,此处地形崎岖,常有云雾笼罩。
5. 桃源洞: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提到的一个仙境般的地点,象征人间仙境。
6. 无边岸:指无法跨越的距离,形容遥不可及的感情距离。
7. 煎烦:用煎熬的心来描述自己痛苦的处境。
8. 愁万结柔肠:形容悲伤到极致的心情。
9. 泪双垂业眼:指流泪像极了一对殉情的恋人一样悲苦。
10. 烛灭香残:灯火已经熄灭,香炉中的香料也即将耗尽,形容孤独的夜晚。
11. 更阑:指夜深时刻。
12. 枕冷衾寒:形容寒冷而孤独的环境。
13. 粘金雁:用黄金做的鸟形挂件,挂在墙上。
14. 亸翠鬟:一种头饰,通常用于美丽的女子。
15. 心儿打扮:用真心去对待对方。
16. 近新来:近期。
17. 梳妆:打扮的意思。
18. 风铃响猛猜做佩环:猛猜,迅速猜想;佩环,古人腰间佩戴的玉质饰品。这句诗意思是快速的风铃声被误认为是腰间的佩环声。
19. 柳烟颦:柳树在风中摆动,仿佛含愁微皱眉头。
20. 犀梳似新月牙:犀牛角制成的梳子形状像新月。
21. 宫额似芙蓉瓣:宫额,古代宫廷中匾额的形状;芙蓉,荷花。这句诗意味着看到美好的事物会想起他/她。
22. 越女吴姬:古代江浙地区的美丽女子。
23. 银筝象板:古代的两种乐器。
24. 本调煞:结束全曲的段落。
25. 不茶不饭:形容因为过于思念而食不下咽的情况。
26. 海枯石烂:形容时间漫长或永恒不变,通常用来表达对爱情的坚定誓言。

去完善
赏析
《【双调】乔牌儿_别情凤求凰》乔吉这首词抒发了离别之情。上片以“凤求凰琴慢弹”起笔,暗示别离时刻;接着描绘了离别的环境——楚阳台和桃源洞,寓意离别之地遥远且险阻。下片则从离人的角度展开,诉说他们无尽的思念、忧愁和失眠。其中“无边岸,黑海也似那煎烦”,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苦痛。接下来的几句则描绘了离人憔悴的模样,以及等待情人入梦的期望。
本词描述了离别之情细致入微。词中的主人公思念着远方的恋人,回忆他们的美好时光,痛苦于离别的现实。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展现了离情别绪的真实状态。乔吉巧妙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整首词富有诗情画意,令人感同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乔吉的《【双调】乔牌儿_别情凤求凰》这首词作于元朝中期。这个时期正是蒙古族统治中国的时代,文化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元曲仍有所成就,乔吉便是一位出色的元曲作家。在当时的文人社会里,由于社会地位的不公和仕途的挫折,人们往往借酒消愁,寻找心灵的慰藉。乔吉本人就曾怀才不遇,生活困顿。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我们能感受到他内心深深的哀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