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标题包含
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崔徽休写丹青,雨弱云娇,水秀山明。箸点歌唇,葱枝纤手,好个卿卿。水洒不着春妆整整,风吹的倒玉立亭亭,浅醉微醒,谁伴云屏?今夜新凉,卧看双星。 黄四娘沽酒当垆,一片青旗,一曲骊珠。滴露和云,添花补柳,梳洗工夫。无半点闲愁去处,问三生醉梦何如。笑倩谁扶,又被春纤,搅住吟须。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乔吉(1280-1345),原名乔知之,字飞卿,号竹西散人,一说扬州人,元曲作家、诗人。他出身微贱,家境贫寒,虽才华横溢但科举不第。晚年生活穷困潦倒,以教授学生为生,最后病卒于北京。 乔吉是元代后期...查看更多
宋一蛙
去完善

译文
翠薇停止绘画描绘,天空细雨绵绵,云朵轻盈,山清水秀。她的筷子夹着食物,歌声美妙,葱指轻柔,真是个可爱的佳人。雨水无法沾染她那完整的妆容,风儿也吹不倒她亭亭玉立的姿容,浅浅的酒意和微微的清醒,有谁能陪伴她在屏风之后呢?今晚,夜色凉爽,躺在地上观看天上的双星。 黄四娘在酒店里卖酒,绿色的旗帜下,一曲骊珠正悠扬。清晨的露水与云朵交织,花儿为她增添光彩,柳儿为她披上绿叶,梳理打扮的时间就在其中。没有半点的闲愁需要排解,试问三生醉梦又如何呢?欢笑间有谁扶持,又因春柳扰动,搅乱了口中的诗句。
宋一蛙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折桂令:曲牌名。 2. 崔徽休写丹青:化用唐代元稹《崔徽歌》中“崔徽憔悴绡帐下,杜秋消瘦罗衣前”之意,赞美歌者的美貌。 3. 雨弱云娇,水秀山明:描绘歌者的形象和性格。 4. 箸点歌唇,葱枝纤手:形容歌者的歌声和身姿。 5. 水洒不着春妆整整,风吹的倒玉立亭亭:赞美歌者妆容整齐、体态优雅。 6. 浅醉微醒,谁伴云屏:描述歌者酒后微醺的情态,及陪伴她度过漫漫长夜的事物。 7. 黄四娘沽酒当垆:化用唐代杜甫《佳人》中“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之句,表现歌者所处的环境和氛围。 8. 一片青旗,一曲骊珠:描绘歌者在酒肆卖唱的场景。 9. 滴露和云,添花补柳,梳洗工夫:形容歌者的才情和努力。 10. 无半点闲愁去处,问三生醉梦何如:表示歌者生活充实,心无烦忧。 11. 笑倩谁扶,又被春纤,搅住吟须:描绘歌者醉酒后笑着让他人搀扶,却被自己的手指搅乱了胡须的画面。
宋一蛙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曲子的主题是七夕佳节赠予歌者的一首赞美诗。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歌者的美丽动人:她的歌声如同夜空中闪烁的繁星,她的眼睛如同春雨滋润下的花朵,她的身姿如同山水间的美景。在欣赏她美妙的歌声时,也让我们感受到她那份纯真与善良。而在这美好的夜晚,她在月下独酌,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整首曲子韵律优美,语言生动,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生活的热爱。
宋一蛙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折桂令·七夕赠歌者》是元代词人乔吉创作的一首曲词。这首曲子创作于元末明初,此时社会动荡不安,而乔吉本人则过着贫穷潦倒的生活。他曾游学于苏、杭一带,但他空有满腹才华,却难以施展抱负,生活困顿。这种人生际遇使他对民间疾苦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 这个时期的社会,由于战乱和民族矛盾,民生疾苦,人们生活困苦。然而,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乔吉却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并以此作为创作的灵感来源。这首《折桂令·七夕赠歌者》正是他在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通过描绘七夕这一传统节日,乔吉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困境的无奈。
宋一蛙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