遐方怨·红绶带
红绶带,锦香囊。为表花前意,殷勤赠玉郎。此时更自役心肠,转添秋夜梦魂狂。
思艳质,想娇妆。愿早传金盏,同欢卧醉乡。任人猜度尽提防,到头须使似鸳鸯。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鲜艳的红丝带,精致的锦香囊,以此表达我在花海中的深情厚谊,并满怀敬意地献给那位英俊的少年。此刻的我更加忧心忡忡,在这秋夜中越发难以入睡。我想念她柔美的容颜和娇艳的妆容,希望早日与她共享美酒,一同在醉乡中共度欢乐时光。尽管外界可能有许多揣测和忧虑,但到最后,我们必定能像一对鸳鸯一样亲密无间,共度余生。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遐方怨:词牌名。
2. 红绶带:红色丝带,寓意喜庆。
3. 锦香囊:绣有花纹的香囊,可以放香料。
4. 玉郎:对男子的美称。
5. 役心肠:担忧对方的心情。
6. 思艳质,想娇妆:想念对方的美好品质与姿容。
7. 金盏:古代金属制成的酒器。
8. 提防:小心谨慎。
9. 鸳鸯:比喻恩爱夫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红绶带、锦香囊开篇,以此物寄托情感,向恋人表达倾慕之情。词中描述了浓烈的爱意,以至于让人心动如狂,难以入睡。接下来,词人对对方的思念愈发强烈,期盼共享欢乐时光,甚至不惜被人误解。整首词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与执着,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动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遐方怨·红绶带》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词人孙光宪的一首佳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唐昇元(937-943年)年间,当时孙光宪正在为南唐后主李煜的宫廷服务。
这个时期,南唐正处于一个相对繁荣的时期,然而也正是这一时期的强盛,使得人们对政权更替、时局动荡产生了深深的忧虑。作为一名有良知的文人,孙光宪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一点,并将这种忧虑融入到了他的诗词创作之中。
此外,作为宫廷诗人,孙光宪还需要将宫廷中的生活琐事和情感纠葛描绘出来。在他的笔下,红花绿叶都成为了抒发情感的载体。例如,在这首《遐方怨·红绶带》中,他将视线聚焦在了红绶带上,以此表现宫廷生活中的华丽与空虚。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