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送归云去雁
送归云去雁,淡寒采满溪楼。正佩解湘腰,钗孤楚鬓,鸾鉴分收。凝情望行处路,但疏烟远树织离忧。只有楼前流水,伴人清泪长流。
霜华夜永逼衾裯,唤谁护衣篝?今粉馆重来,芳尘未扫,争见嬉游!情知闷来殢酒,奈回肠不醉只添愁。脉脉无言竟日,断魂双鹜南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让归去的行云和离去的飞雁带走别离的情意,淡淡的寒气铺满了整个溪边小楼。正当解下衣带的湘妃在梳洗时,孤单的插着一只玉簪的鬓角,鸾鸟般的镜子分隔了两人的心。凝望着离别之处的路,只剩下稀疏的烟雾和远方的树木编织出离别的忧伤。只有楼前的流水陪伴着人们流淌着清澈的泪水。
月光如霜的夜晚,衣裳和枕头都显得寒冷,有谁来保护我如衣篝一般的心呢?如今再次来到繁华的粉黛之地,但是芬芳的气息还未散去,如何看见这儿的嬉笑畅游呢?明知是郁闷才会借酒消愁,奈何心情烦躁而酒却醉不了只会增添忧愁。一整天都是满怀心事的样子,断魂的双鹤飘荡在南州。

去完善
释义
1. 木兰花慢:词牌名。
2. 归云去雁:指离去的亲友如同天边的行云与远去的雁群。
3. 淡寒:微寒的天气。
4. 佩解湘腰:喻指离别。
5. 钗孤楚鬓:女子头发稀疏,形容孤独寂寞的样子。
6. 鸾鉴分收:指分离。鸾鉴,镜子;收,分别。
7. 凝情:满怀深情。
8. 疏烟远树:淡淡的烟雾和远方的树木,描绘出离别时景。
9. 楼前流水:比喻流逝的时光。
10. 霜华夜永:寒冷的月光下漫漫长夜。
11. 衾裯:被褥,这里代指睡眠。
12. 护衣篝:熏笼,用来烘干衣物。
13. 粉馆:即歌舞场。
14. 芳尘未扫:舞榭歌台上的尘土还没有被清扫。
15. 闷来殢酒:借酒消愁。
16. 回肠不醉:即使喝酒也不能缓解心中的忧愁。
17. 脉脉无言:沉默不语,满怀深情。
18. 断魂双鹜:指离别伤心之情。
19. 南州:南方地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送别友人时的不舍之情和独自一人的寂寥心境。词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以“送归云去雁”开篇,寓意友人的离去犹如天空中的飞鸟,令人无法挽留。接下来的描写中,作者以女子佩解、钗孤的形象暗示了友人的离别,而“鸾鉴分收”则暗示了二人即将各奔东西的无奈现实。接着,作者通过描述“疏烟远树织离忧”的场景,表达了离别时的忧伤心情。
下片则以寒冷的夜晚为背景,表达了作者独自一人时的惆怅和孤独。他试图借酒消愁,却发现自己即使喝得再多也无法忘却离别的痛苦。最后,他以“断魂双鹜南州”作为结尾,暗示了自己将带着无尽的思念和哀伤度过漫长的一天。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木兰花慢·送归云去雁》是南宋词人张孝祥在公元1174年左右创作的一首送别词。这一时期正值南宋政权稳定、经济文化繁荣的阶段。
张孝祥生于北宋末年,经历了金兵南侵、北宋灭亡的战乱,进入南宋后,他心怀家国,励志图强。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的政治抱负并未完全实现,曾一度受到排挤和打击。但他始终坚守信念,努力为实现国家统一而努力。
在这一阶段,张孝祥的词作展现出他豪放豁达的性格和对家国情怀的深深牵挂。他以“送归云去雁”为题,表达了对离去的友人深深的思念和祝福,同时也反映出他自己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与哀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