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会稽范希文
江山千里接仁封,都在东南秀气中。
借问玉皇香案吏,蓬莱何似水晶宫。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宽广的江山连绵千里,与仁德的风范相接,全在东南地区那钟灵毓秀的气息之中。请问那位在天上的玉皇大帝面前供职的香案官,这仙境般的蓬莱仙岛又怎么比得上那富丽堂皇的水晶宫呢?
去完善
释义
1. 寄:给……寄信或寄诗。这里表示写给会稽的范希文这首诗。
2. 会稽:古地名,位于今天的浙江省绍兴市一带。
3. 范希文: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曾任会稽太守,政绩显著。
4. 千里:泛指距离遥远。
5. 接仁封:连接仁爱的疆界。这里指江山相连,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赞美。
6. 东南秀气:形容江南地区风景秀丽,灵气盎然。
7. 借问:请问。
8. 玉皇香案吏:指在天上为玉皇大帝效劳的神仙。这里喻指范仲淹。
9. 蓬莱:神话中的仙山,位于渤海中,被认为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10. 何似:像什么。
11. 水晶宫:传说中东海龙王的宫殿,用晶莹剔透的水晶建成。这里用来比喻范仲淹治理下的会稽犹如仙境一般美丽。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眼中壮丽的江山景色,以“千里接仁封”来形容江山辽阔,充满了“东南秀气”。这里,诗人将地理的壮丽与人们心中的美景相互融合,营造出一幅雄伟而富有生机的画卷。此外,诗人通过向“玉皇香案吏”提问的方式,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人用“蓬莱何似水晶宫”设问,暗含了对现实世界的思考,意指仙境中的美好或许并不如现实世界的生活充满生气、丰富多彩。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会稽范希文》是北宋时期著名文人滕宗谅的一首寄赠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995年至1000年之间,即宋太宗至道年间。此时滕宗谅正担任杭州知州,与范仲淹交情甚笃,两人常有书信往来。
在这段时间里,滕宗谅的人生际遇颇为起伏。他曾因为治理水患立下赫赫战功,被任命为杭州知州,但也曾因触犯权贵而被贬谪。这使得他对世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使得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深沉的感慨。
在滕宗谅所处的时代,北宋社会正处于由盛转衰的阶段。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文化艺术的繁荣;另一方面,官僚腐败、社会矛盾日益严重,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作为文人墨客,滕宗谅和范仲淹等都渴望为国家效力,改变现状。然而,现实却让他们屡遭挫折,壮志难酬。
在这种背景下,滕宗谅创作了《寄会稽范希文》这首诗歌,表达了对自己和朋友的同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他在诗中写到:“洞庭波浪颭晴天,君山一点凝烟。此中仙子今何在,亦有霓裳羽衣曲。翠华摇摇行复止,西清宴罢钦赐酒。长驱羽骑入黔川,骠骑楼船下彭泽。”这些诗句描绘了洞庭湖的美景,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