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白云楼

标题包含
白云楼
白云楼危压晴霓,楼下波光数毛髪。 雕甍刻桷出烟霞,万瓦参差鹏翼截。 兰汀蕙浦入平芜,天远孤帆望中灭。 屈平宋玉情不尽,千古依然在风月。 漂零坐想十年旧,岁月飞驰争列缺。 青云交友梦魂断,白首渔樵诚契阔。 安居环堵袁安老,泣抱荆珍卞和刖。 折杨虽俚亦知名,犹欲楼中赓白雪。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白云楼高耸直逼晴空,楼下的水面泛起层层波光。 雕梁画栋犹如仙境,屋顶瓦片错落有如大鹏展翅。 岸边花草满地,远处孤帆在天际消失。 屈原、宋玉的情意难尽,千古之后仍在风月和诗赋中流传。 漂泊不定回忆起过去的十年,岁月匆匆催人老。 曾梦想结交杰出友人,如今头发花白,与渔樵为伴共度岁月。 安稳地居住在简陋的小屋中,如同袁安一般长寿。怀抱荆山之玉却身遭厄运。 虽然《折杨柳》这首歌曲粗俗,但也略有名气,尚能在这座楼上高歌一曲《白雪》。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滕宗谅:字子京,北宋著名政治家、文人,与范仲淹为好友。 2. 白云楼:相传为滕宗谅所建的临江高楼,位于江苏盱眙县。 3. 压晴霓:形容白云楼的壮观景象,意为高耸入云,遮挡了晴空中的霓虹。 4. 波光数毛髪:描述江面的波光粼粼如同无数毛发般细致。 5. 雕甍刻桷:指白云楼的精美雕刻装饰。甍,屋脊;桷,房檐。 6. 烟霞:烟雾和霞光,此处指白云楼的繁华景色。 7. 万瓦参差:形容白云楼的屋顶层层叠叠,错落有致。 8. 鹏翼截:比喻白云楼的雄伟气势。 9. 兰汀蕙浦:意指江水边的花草美景。 10. 平芜:平原草地。 11. 屈平宋玉:指战国时期的楚国文豪屈原和宋玉,两人皆为文学大家,作品丰富多样。 12. 千秋仍在:形容两位文豪的佳作流传后世,经久不衰。 13. 风月:泛指美好的景色和时光。 14. 漂零坐想:感叹世事变迁,物是人非。 15. 十年旧:指过去十年的光阴。 16. 列缺:指闪电,此句形容时间流逝的速度之快。 17. 青云交友:指结交的好友都是仕途得意之人。 18. 白首渔樵:指与自己志趣相投的朋友已年事已高,退居田园。 19. 诚契阔:真心感叹人生的际遇变化无常。 20. 安居环堵:形容生活平静安定。 21. 袁安老:东汉名臣袁安,曾任洛阳令,廉洁奉公,后病故于任上。此处借以表达滕宗谅对袁安忠诚尽职的敬仰之情。 22. 泣抱荆珍:表示痛心失去珍贵的宝物。荆珍,荆山上的宝玉,喻指人才或珍宝。 23. 卞和刖:传说春秋时楚国人卞和,在荆山上发现一块璞玉,献给楚王,但被误以为石头,先后砍去两足。后来晋国大夫荀寅献璞,赵襄子知道是卞和之玉,才真相大白。此处用来说明珍视人才的道理。 24. 折杨虽俚:指民间流传的通俗歌曲。折杨柳是古代民间歌曲的一种。 25. 犹欲楼中赓白雪:意为自己仍然想在白云楼上吟唱高雅的诗篇。赓,继续;白雪,古乐府曲名,寓意高雅。
去完善
赏析
《白云楼》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滕宗谅登高远眺的美景及由此引发的感叹。开篇便以“白云楼危压晴霓”的壮丽景象引入,使读者身临其境。接着,诗人通过“楼下波光数毛髪”的细节描写,形象地展现出了湖面的波光粼粼。随后,诗中“雕甍刻桷出烟霞,万瓦参差鹏翼截”的描述进一步展示了白云楼的雄伟壮观。在描绘完远景之后,诗人又通过“兰汀蕙浦入平芜,天远孤帆望中灭”两句,展现了辽阔江面的景致,烘托出孤寂的氛围。接下来的四句“屈平宋玉情不尽,千古依然在风月。漂零坐想十年旧,岁月飞驰争列缺。”抒发了诗人感慨时光流逝、怀念先贤的情感。其中,诗人提到了屈原和宋玉这两位古代文人,表示他们对美的追求永恒不变。随后的诗句“青云交友梦魂断,白首渔樵诚契阔。安居环堵袁安老,泣抱荆珍卞和刖。”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漂泊不定命运的无奈以及对友人思念之情。最后,诗人在结尾部分写道:“折杨虽俚亦知名,犹欲楼中赓白雪。”以此来表明诗人虽然身处困境,但仍有高尚情操和高雅之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白云楼位于湖南岳阳城南,登楼可望洞庭湖,是古代文人墨客喜欢驻足的地方。据记载,滕宗谅(990-1047)任巴陵县令时,在岳阳兴建了这座白云楼,并将杜甫的“水抱屈原宅,山连鹦鹉洲”一联书于楼上。 滕宗谅生活于北宋真宗至仁宗时期。当时,宋朝历经太宗、真宗两朝的发展,国力鼎盛。但由于过度求和,军事上相对软弱,外患频繁。此间,儒家学者士人阶层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感到忧虑。滕宗谅也曾在自己的诗歌中表达出忧国忧民的情感。此外,他曾任地方官,关注民生疾苦,治理有方。 作为政治家、文学家,滕宗谅从政之余勤于创作,关心国家事务,将个人的理想和追求寄托于诗歌之中。他的许多诗篇描绘了百姓的生活,展现了强烈的悲悯情怀。而白云楼的出现,无疑为他提供了一个抒发壮志的舞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