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标题包含
黄金双阙水晶宫,滟滟银潢贯碧空。 一曲霓裳羽衣舞,桂花如露湿天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华丽的金色宫殿矗立在两个角楼之间,璀璨的水晶装饰显得无比尊贵。银河般的光线贯穿整个天空,如同一条碧波荡漾的河流。在这华丽的殿堂中,一场精彩的舞蹈表演正在进行,她们的舞姿优美动人,如同仙子一样飘逸。随着她们的舞蹈,空气都变得甜美起来,仿佛桂花的香气混合着露水湿润了整个天地。
去完善
释义
1. 黄金双阙:双阙指天宫门前的两座玉楼,此处为形容天宫华丽,如同黄金打造。 2. 水晶宫:意指天上的宫殿,比喻月光照耀下的天宫景象。 3. 滟滟:形容水波涌起的样子,这里用来描绘银河在水中的倒影。 4. 银潢:即银河。 5. 一曲霓裳羽衣舞:描述天宫中仙女翩翩起舞的场景。 6. 桂花如露:比喻月亮就像桂花一样香气四溢。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黄金双阙水晶宫”开篇,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天宫景象:金色的宫殿、璀璨的水晶穹顶,犹如仙界的皇宫一般华丽。接下来,诗人用“滟滟银潢贯碧空”来形容月光如水,洒满夜空,将这美好的画面融入宽广的天空之中。而“一曲霓裳羽衣舞”则将人们带入了美丽的梦境:在月色下,仙女翩翩起舞,她们的霓裳羽衣如同随风飘落的桂花,轻舞飞扬。最后,诗人以“桂花如露湿天风”收尾,形象地描绘了桂花的香气随着夜风吹散,弥漫在夜色中,给人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嗅觉记忆。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富有诗意的语言,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美丽的月夜图景,令人陶醉其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月》这首诗是宋朝诗人滕宗谅的作品。滕宗谅(991-1047年),字子京,一字奇叟,汉族,北宋大臣,文学家。因任苏州知州时放鹤洞庭的典故,自号“东坡居士”,世人称之为“苏仙”。在公元1036年时苏轼任职徐州,他在一次月色明媚的夜晚,望月抒怀,写下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故乡、亲人的深深眷恋之情。 在公元1036年左右的时间段内,滕宗谅的人生际遇丰富而波折。他的父亲在他十五岁时去世,母亲病逝也较早,家庭多灾多难。然而他却在逆境中成长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表现出非凡的才情和毅力。在政治上,他主张改革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军事上,他参与了宋朝对西夏的战争,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文学上,他以诗名世,其诗才横溢,文采斐然。 这个时间段内,宋王朝历经了靖康之变,国力日渐衰弱。面对外忧内患,滕宗谅积极参与政治,提出了许多务实的改革建议。同时,他也关注民生,关心百姓疾苦,以诗文抒发自己的家国情怀。在这首《月》中,他借月抒怀,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时代命运的深沉思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