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临江仙

标题包含
临江仙
湖水连天天连水,秋来分外澄清。 君山自是小蓬瀛。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帝子有灵能鼓瑟,凄然依旧伤情。 微闻兰芝动芳馨。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湖水与天空相互映衬,秋天来临时分外清澈。君山如同一座小型仙境。水汽蒸腾如同云梦泽,波浪涌动仿佛在撼动岳阳城。若帝王之女灵魂犹在,她能弹奏出凄美的音乐,那音韵仍然感人至深。仿佛可以闻到兰芝的香气。当乐曲结束时,人已离去,唯有江边几座山峰依旧青青。
去完善
释义
1. 湖:这里指洞庭湖。 2. 君山:位于岳阳市洞庭湖中的一个小岛,又称湘山、洞庭山。 3. 小蓬瀛:蓬莱、瀛洲都是传说中的仙境,这里把君山比作仙境。 4. 云梦泽:古代的大片湿地,包括今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带。 5. 岳阳城:即今湖南省岳阳市。 6. 帝子:传说中尧的女儿娥皇女英,死后化为湘水之神,被称为湘夫人。 7. 兰芝:兰花和芝草,这里泛指花草。 8. 江:指洞庭湖。
去完善
赏析
《临江仙》滕宗谅这首词以壮丽的自然景色和深沉的历史思绪为基调,表现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深深感慨。 首先,诗人以湖水、天空以及湖中的君山岛构成一幅开阔而又秀丽的画面。“湖水连天天连水”展示了湖面的辽阔与天际的浩渺,使人心胸舒畅。而“秋来分外澄清”则写出秋天的湖光山色格外清新明亮,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君山自是小蓬瀛”进一步强调君山岛上美景如画,仿佛是神仙居住之地。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洞庭湖的气势磅礴的景象。“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两句形象地刻画了湖面波涛汹涌的画面,使人不禁想起杜甫的名句“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展现了诗人善于捕捉大自然壮丽景色的艺术才能。 在抒发了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情之后,诗人转而揭示出背后的历史深意。“帝子有灵能鼓瑟,凄然依旧伤情”表达了诗人对舜二妃娥皇、女英命运的同情。她们因哀伤舜的死而投江,后人认为她们成为了湘水的神灵,传说她们会在月下鼓瑟,诉说自己曾经的悲痛。这使全词增添了一丝悲凉的气氛。 末句“微闻兰芝动芳馨。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诗人写自己仿佛听到娥皇、女英弹奏的哀婉乐曲,尽管美妙动听,但最终仍看不见她们的身影。只见江水静静流淌,江上的山峰依然翠绿。这句既表达了对远古神话传说的想象,又隐含着岁月流逝、人事已非的慨叹。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临江仙》是北宋诗人滕宗谅所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048年,即北宋仁宗庆历年间。当时滕宗谅因在范仲淹的政治改革中受到牵连,被贬至巴陵郡(今湖南岳阳)任知府。在这段时间里,他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关心民生,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篇,其中就包括这首《临江仙》。 在滕宗谅所处的时代,北宋社会矛盾逐渐加剧,政治斗争激烈。仁宗皇帝在位时,虽然国家经济相对繁荣,但贫富分化、官僚腐败等问题仍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范仲淹等人发起了“庆历新政”,试图通过政治改革解决这些问题。然而,改革触动了保守派的利益,最终在反对派的打压下失败,许多参与改革的官员受到处罚,滕宗谅就是其中之一。 《临江仙》一词描绘了滕宗谅在巴陵郡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百姓的关爱。词中的“烟雨长江东逝去,白云依旧悠悠”,既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他在被贬期间,对政治风波的淡然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词以其深厚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成为了滕宗谅的代表作之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